戚喜来传承民间鼓乐“守”艺不守旧

辽宁日报 2020年12月16日

本报记者 王卢莎

“艺术最终还是靠人来传承,我就是要打破民间艺人传统的守旧观念,只要有人愿意学艺,我就全力传授。”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丹东鼓乐代表性传承人戚喜来的质朴想法,“只有让更多的人喜欢、学习鼓乐,才能守住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

接近年底,丹东鼓乐戚家班也开始忙碌起来,编排新曲目,参加各种庆祝活动……这门传统民间艺术得以传承至今,戚喜来为之付出太多艰辛。

丹东鼓乐是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民间音乐,丹东地区的鼓乐表演十分活跃,在《安东县志·婚礼》《凤城县志·岁事》等县志中均有记载,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

戚喜来告诉记者,由他爷爷组建的戚家班曾活跃在丹东、宽甸、凤城、东港等市县乡镇,延续百年,在当地小有名气。戚喜来13岁跟随父亲学习唢呐、笙、笛、箫等民族乐器演奏,从事鼓乐演奏已有34个年头,是这个家族乐班的第三代传人。

“我小时候没有简谱,学的是工尺谱(中国戏曲记谱法,以音高符号为工、尺等字而得名)。”戚喜来说,曲谱是祖辈传下的手抄本,早上3点起来背曲谱,练吹奏,一个曲子要练上百遍,直到将所有细节牢记在心。

经过6年苦练,戚喜来掌握了唢呐、笙、笛、箫等乐器的演奏技巧,学会了鼻子吹唢呐、单手吹唢呐等绝活,成为鼓乐“全把式”,并从父亲手中接过戚家班。

“家里保存着爷爷传下的老曲本,里面有祖辈留下的50多首传统曲目,父亲视如珍宝。现在会看工尺谱的人很少,如果不传承,将来连这些都保不住。”戚喜来说,现在很多年轻人连聆听鼓乐演奏的经历都没有,特别是孩子。“守住民间传统艺术不能守旧,要让更多的人喜欢它、学习它。”2014年,戚喜来受邀担任宽甸西门外小学的校外辅导员,每周一课向孩子们传授唢呐演奏知识。

戚喜来同时在探索与时俱进的演艺方式,将传统老曲目加以修改,吸收电子琴、架子鼓、贝斯、萨克斯等西洋乐器,使得民乐的声音更悠扬。

追逐半生,鼓乐与生活早已交融。“吹响鼓乐,让更多人听懂它是我的梦想。”戚喜来深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