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都去哪儿了?

——从用电量曲线看中国经济活力
辽宁日报 2020年12月15日

核心提示

一季度,受疫情冲击,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下降6.5%。随着复工复产、经济的逐步复苏,增速由负转正,4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0.7%,随后总体呈现上升趋势。8月增速达到7.7%,带动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增速实现正增长。

用电量是经济运行“风向标”

今年以来,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勾勒出了一条总体上扬的曲线,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用电量,是经济运行的“风向标”。

一季度,受疫情冲击,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下降6.5%。随着复工复产、经济的逐步复苏,增速由负转正,4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0.7%,随后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用电量稳步增长,呈现出市场活力增强、经济回暖的良好态势。”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经济稳步复苏是用电量增速回升的主要原因,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消费需求已逐步恢复常态。

“改革开放以来,全社会用电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趋势大体吻合。通过用电量增长曲线变化可以反映出经济运行情况。”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经济师单葆国说。

感受中国经济的“亮度”

2020年,各产业运行情况如何?哪些行业充满活力?跟随电力数据,来感受下中国经济的“亮度”。

综合国家能源局和中电联的数据,分产业看:

第一产业用电量增速保持在较高水平,1月至10月同比增长9.7%。第二产业用电量自4月以来增速稳步提高,8月、9月用电量增速达到9.9%、8.6%,是拉动电力消费增长的主要力量。第三产业用电量自5月起连续正增长,8月增速达到7.5%。

疫情期间“宅”在家的日子,老百姓生活用电量实现较快增长,一季度增速为3.5%。1月至10月,城乡居民生活用电持续较快增长,用电量同比增长5.9%。

哪个地方用电增长最快

全国哪个地方用电增长最快?西部!1月至10月,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分别为0.9%、0.3%、4.6%和1%。

分行业看:1月至10月,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同比分别增长14.4%、11.9%、6.6%、4.5%和3.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5.7%。

“这反映出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企业生产恢复态势良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动能行业保持快速增长。”单葆国认为。

国网能源研究院预测,综合考虑经济运行持续向好等因素,四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左右,全年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同比增长3%左右。

“从近期用电量增长来看,预计12月份国民经济运行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工业生产增长较快,服务业持续恢复。”单葆国说。

记者 刘羊旸 高 亢

据新华社北京12月1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