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专家称赞“寻味”策划

对城市文脉的一次精准发掘

辽宁日报 2020年12月02日

沈阳工人村历史文化街区一角。

辽宁日报刊发的“寻味——辽宁历史文化街区系列报道”部分版面。

本报记者 朱忠鹤 文并摄

历时3个多月、文字稿件近5万字、视频与图片立体化呈现、视频播放量超过了40万……从9月下旬起,由本报联合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独家策划推出的“寻味——辽宁历史文化街区系列报道”,在学界、读者中引发了强烈反响。

当文字与历史相遇,封存已久的陈年回忆必定会重新激起涟漪。本文对这组策划进行汇总,既是对这一策划的总结,也是对附着在这些历史文化街区上的信息进行简要归纳。

历史,并不是枯燥的文字堆砌,亦不是事件的机械罗列,尤其是当探访者置身历史文化街区中,头脑中的历史信息与街区中的一砖一瓦重叠,更让探访者有一种强烈的代入感,隔空旁观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一幕幕历史剧。

这是本报报道组全体记者在对“寻味——辽宁历史文化街区系列报道”(以下简称“策划”)进行采访时,最为强烈的感受。

这组策划始于辽宁日报与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对全省历史文化街区的关注。从9月初开始,本报采访组对省住房城乡建设厅遴选出的14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深入挖掘,14篇文字报道、十几个现场短视频拍摄,文字与影像的结合,让我们的报道立体、生动,既有深意,又具趣味。也正是因为全新的立体化报道方式,让我们的“历史文化街区”系列报道在专家、学者、读者中引发强烈反响。

“这些报道从历史街区的形成过程、文化积淀、保护利用、未来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立体呈现和生动解读。对读者了解这些街区的历史与现状、对发掘展示地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以及如何保护和利用这些历史文化街区都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与推动作用。这是辽宁日报对城市文脉的一次精准发掘。”沈阳市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会会长、辽海文化学者初国卿说。

初国卿认为,历史文化街区,是人们在现实中与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亲密接触,且具有烟火气息的生活场。这些“无意识纪念物”与历史胜迹、博物馆等“有意识纪念物”相比,更能增加现实生活的文化意义,是城市文脉融入现代日常生活的最好形式,这些历史文化就在我们身边。

“如今,我们城市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从这个道理上来说,我们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深度报道无疑就对冲了这个快速发展时代的遗忘因素,从而让我们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文化街区随着岁月流逝变得越来越有意义。”初国卿说。

渤海大学东北亚走廊研究院院长崔向东首先肯定了辽宁日报的这组策划。作为国内知名历史研究学者,崔向东此前曾实地探访过省内部分历史文化街区,对这些街区有着较为直观的认识。

崔向东建议,我省街区保护与利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有很多需要完善和改进之处。在保护和利用过程中,应注意几点:一是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突出街区的历史厚重感和特色。二是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利用,避免急功近利。三是要注重保护街区外观的整体风貌,将文化景观和构成整体风貌的所有要素、环境综合考虑,注意整体性和内在联系性。四是要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街区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五是要注意综合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不是简单的规划问题,包含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要多部门参与、综合推进。从已有的实践效果看,要遵循“政府主导、居民参与,逐步整治、渐进改善”的保护、整治原则。六是注意文化传承和文化参与性。

作为一名在校的大学生,辽宁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魏龙星对与辽宁有关的历史十分感兴趣,辽宁日报这一策划正好弥补了他因课业繁重而不能亲自到街区逐一探访的遗憾。

魏龙星的老家在河南,他曾走访了省内朝阳、丹东等几座城市。魏龙星说,相较于自己的家乡河南,辽宁乃至东北是渔猎、游牧、农耕文化相互交织的地区,历史文化更为庞杂。“辽宁日报的这次策划让我对辽宁历史的认知更加立体、多维。”

魏龙星说,辽宁日报的报道打开了他获知辽宁历史的又一扇窗,也激发了他想要进一步了解辽宁历史的热情。这名即将毕业的年轻人告诉记者,如果可能,他希望能在明年逐一走访辽宁全省14个历史文化街区。

采访手记

SHOUJI

谈到工人村,他落泪了

本报记者 朱忠鹤

沈阳市铁西区文联主席商国华生在铁西、长在铁西、工作在铁西,而且一直在书写铁西。他对铁西有着深厚的感情。

当说到铁西区一些企业破产或准备搬迁时,他的语速慢了下来。他说,当年拆除企业破旧厂房时,厂里的工人从四面八方闻讯赶来,他们静静地观看着拆除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就在挖掘机准备开工的一刹那,人群有些骚动,然后,工人们不约而同、齐刷刷地跪倒在地,用中国人最为庄重与肃穆的礼仪,向曾经为之奋斗过、奉献过的这些老厂房告别。

说到这儿的时候,商国华落泪了,我也落泪了。

随着采访的不断深入,我越发觉得,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一方面是给后人留下厚重的历史印记;另一方面,也是尤为重要的一方面,就是给当年在街区里生活过、工作过的人们留下情感寄托与心灵田园,而这份情感将反哺街区,赋予它更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回望历史是为了指引未来

本报记者 商 越

行走在辽阳历史文化街区中,记者不再是一个匆匆赶路的过客,而是以细致审视的目光,耐心观察眼前一座座古旧建筑的整体造型和细节设计,包括门柱、窗台、雕花,一边向业内专家探寻一个个建筑的特色,一边考证着老建筑背后沉甸甸的历史。

在辽阳白塔历史文化街区,有一座造型独特的建筑,那就是满铁辽阳图书馆旧址,它充当了极其重要的文化侵略角色。离此不远处70多米高的辽阳白塔,则是白塔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地标性建筑,两座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采写策划的过程中,记者深深体会到,此行首先是自己学习充电的过程,更是对家乡历史文化的重新梳理,让读者更了解自己的家乡、更热爱自己家乡的灿烂文化。有句话说得好:走得再远,不要忘了出发的路。今天,我们回望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指引未来。

守护历史建筑的那群人

本报记者 郭 平

在朝阳,走过千年古路;在营口,听人们讲起辽河老街上那一幢幢百年老建筑里发生过的营商往事,仿佛经历了一次次穿越之旅。

不过,更加吸引记者目光的是那些衣着简朴,有着浓重书卷气的城市历史守护者、那些工作在地方文物保护一线的工作者。

多数时间里,他们不为人所知,收入不高、工作辛苦,遇到城市重大工程紧张推进的时候,他们的“絮絮叨叨”还往往“令人讨厌”。但是城市离不开他们:“这里过去发生过什么事?”“去,把某某找来讲讲,都在他肚子里。”这时,他们是座上宾。

责任所在,退步不得。

所以,那些原汁原味的历史建筑不仅有着自己的历史故事,还相伴着一个个执着、倔强的守护者的身影。如今,我们寻找的不仅是一条街、一座建筑,还要找这座城市历史与文化传承的根脉和守护者。

我的内心聚集了深厚的“小巷情结”

本报记者 吴 限

深秋时节,记者在沈阳中山路采访时,看到几位从厦门来的游客,他们非常惊讶地说,没想到沈阳这座工业城市也有如此洋气的一条街。听着他们的对话,心情不免有些沉重。我作为一个地道的沈阳人,似乎忽视了自己所在的城市也有如此漂亮的风景与建筑。

在采访过程中,看到那些老街区在新时代延续着历史文脉,同时也向世人展示着一座城市应有的气质与魅力——它们见证了历史。当我奔走在厚重的历史街区上,我对家乡的热爱与日俱增。

我发现,我的内心已聚集了深厚的“小巷情结”,那些事、那些人、那些指引我们前行的血脉传承,令我迷醉而神往,而将它们毫无保留地记录下来,讲好城市故事是我们每一个记者不能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