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 扫码观看
1929年设计的八卦城平面图。
从高处俯瞰,桓仁县呈天然的太极图形状。
本报记者 商 越
从桓仁满族自治县五女山上俯瞰,山下会呈现出一座自然与人工完美结合、国内罕见的“太极八卦城”:浑江与哈达河交汇形成天然的太极图形,“八卦城”就建立在这阴阳两极的阳极上。至今,城内仍保留着一段清代的古城墙,还有8条独有的斜巷。如今,复建“八卦城”已经成为本溪市桓仁县城市发展的新思路,经过国内专家规划设计,“八卦城”的南门“迎薰门”、北城楼及部分街区已经落成。
依山傍水修建“八卦城”
桓仁满族自治县县政府西南残存着一段20多米的老城墙。20年前,北京大学的两位考古专家对这段老城墙和县城内8条独有的斜巷进行考证后,得出结论:桓仁古城是一座国内罕见的“八卦城”。
建县前的桓仁地区,经历200多年的封禁。开禁设治,是清政府面对日益严重的边乱寻求的一项治边对策。据《桓仁县志》记载:“桓邑于光绪三年设治,经署将军崇厚创议,估实银两,奏准建修城垣……知县章公樾董其事。”光绪二年(1876年),奉天将军崇实奏准开垦东边荒地,建设县治,以老岭为界,岭南设怀仁县(后改称桓仁县)。建县当时,全县面积近6000平方公里,仅有违禁潜入的垦荒者2.6万余人。地广人稀,初设县治,百业待举,万事艰难。
桓仁首任知县章樾,字幼樵,河南开封人,光绪二年到达尚未建县的怀仁,任设治委员。两年后试署怀仁县,又两年后,实补怀仁县知县。
桓仁县文联史志专家邢燕来告诉记者,县城最初选址在今天的六道河子乡荒沟门一带,筑成土围子做县城,但屡遭强盗骚扰,东边兵备道道员陈本植因此常率军前来清剿。陈本植“精于堪舆之术”,这位精通易经和风水学的陈本植与章樾一起登上了五女山,察看桓仁的山川地势:“相度形势,览择斯土。两江环带兮,气聚风藏;五岫屏列兮,原敞形固。”只见佟佳江(今名浑江)由北逶迤奔流而来,向西折回,又向南环绕宛转而去,江流酷似太极图形。鲲鹏山(朱雀)、五女山(玄武)、龙岗山(青龙)、小蓬莱山(白虎)四山环拱。如果按山脉地势、水文气象修建八卦城,才能相得益彰。
清光绪四年(1878年),首任知县章樾在东边兵备道道员陈本植的指导下,开工兴建“八卦城”。“八卦城”周长三里。城池八卦形,随地势而建,按照东南西北,山脉走势,水流去向,确定八卦方位。同时设置三个城门,东门叫宾阳门,西门叫朝京门,南门叫迎薰门,北边建城楼与东西南三门相同,只是不留门、不修护城壕,因为北门后边有山脉延伸进来,怕断了山脉的来势。遵照“城象八卦,以宣八风;门开三元,以立三才”的规划理念建设,将城垣设计成八卦形,象征着接纳八方之风、风调雨顺;城开三门,寓意天地人三才合一,上应天文,下顺地理,中展人之才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易学理论在古代建筑史中的体现。
县城建设工程庞杂,章樾几乎每事都亲力亲为,且“所修所建无不求工”。当时的桓仁,连烧砖的窑座都没有,即使是有实力能承揽工程的大户人家也没有。工匠都要到省城招聘,资金要到外地去筹措,工程非常繁杂辛苦。直到光绪八年(1882年),“八卦城”才竣工完成。
复建古城主打晚清民居风格
“虽然在安徽发现有呈坎八卦村,新疆特克斯也建有‘八卦城’,但桓仁的‘八卦城’依然以其独特性让世人震惊。”邢燕来告诉记者,这是因为,在中国所有以易经文化为依托的建筑中,唯有桓仁的“八卦城”是自然和人工的完美结合,拥有神奇的山水环境和特有的易学建筑内涵。
如今的桓仁县城,以浑江为界,分为江南主城和江北副城,民族路作为城市中轴线贯穿浑江并通往五女山。桓仁县城又像一只鸟,江北是头,江南是身,“八卦城”恰好位于江南——鸟的腹部,也是孕育新生命的地方。
“八卦城”是祖先留下来的珍贵历史遗产,是最亮丽的城市名片。为了再现独特的太极古城,桓仁县委、县政府决定复建“八卦城”,并委托中国易学堪舆研究会理事长、中国易学堪舆研究院院长、天津大学教授亢亮编制了“八卦城”详细规划。又请沈阳建筑专家导入满族文化元素,完成了“八卦城”的风貌设计。新规划的桓仁“八卦城”周长1320米,面积13万平方米,城中心为直径50米的太极池。记者看到,纪念首任知县章樾的章樾公园早已经建成,广场上矗立着章樾的塑像。
据了解,桓仁县将在尊重现有路网的基础上,拆除部分建筑,恢复建县时的折线形中心街和完整的八卦路。总体上,“八卦城”的建筑以晚清民居风格为主,对古城一二层楼房进行满族风格的改造,新建14.6万平方米的晚清民居风格建筑。城市的小品,如路灯、垃圾箱、坐椅、围栏,商店的招牌、幌子等,均采用晚清的建筑形式。同时,恢复3座古城门。古城的出入口,将以中国传统的牌楼建筑为主,城外建步行街、护城河和绿化带,初步恢复古城风貌。远期规划中,“八卦城”内青石板铺路,禁止行驶机动车。努力将其打造成具有旅游、鉴赏、经营价值的新“八卦城”。
(本文图片由桓仁满族自治县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