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以优质学校为龙头,吸收薄弱学校,组建教育集团,提升整体办学水平……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擦亮教育事业发展的底色。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十三五”以来,我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持续优化,努力让看病不再难。截至2019年年末,全省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42万个。全省每千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7.21张、执业(助理)医生数3.88名、注册护士数4.25名,较“十二五”末期分别增长18.3%、38.5%、36.1%。每万人全科医生数由“十二五”末期的0.14人增加到3.21人。
“看病贵”问题也得到持续缓解。“十三五”期间,全省公立医院取消了实行60多年的药品和医用耗材加成政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重特大疾病救助比例由60%提高到70%,患有大病、重病的贫困患者健康得到了更好保障。
生活美起来,人要乐起来。
“以前听戏就只看电视,现在咱自己有了剧团,每周都能来免费听戏唱戏,太过瘾了。”沈阳市民李晶是一名京剧票友,得益于北市场演艺协会京剧团打造的“盛京文化港湾、北市戏曲码头”,越来越多和李晶一样的戏迷找到了“组织”。如今,沈阳北市场京剧票友节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群众文化办得红红火火。
“十三五”期间,我省文化惠民工作扎实推进,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多“文化大餐”。两届全省艺术节,63台剧(节)目参演120场演出,惠及十余万观众。
5年来,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已基本建成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为群众提供免费文化服务。每年全省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组织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多达10万余场次。
这5年,辽宁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不断增强。
“十三五”期间,我省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今年前8个月,全省PM2.5平均浓度与2015年同期相比改善18.4%;截至今年9月,辽宁86个国家考核断面中,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70.9%,与2016年相比上升26.7个百分点。全省及辽河流域河流水质达到2016年以来最高水平。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累计完成2352个村,村庄“颜值”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不断改善。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展望“十四五”,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省将不断书写更加温暖而幸福的民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