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讲述“山高水长”的故事

辽宁日报 2020年11月27日

辽宁省博物馆镇馆之宝《瑞鹤图》。

本报记者 朱忠鹤

26日,辽宁省博物馆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公布了将于12月2日举办“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的消息。在随后的媒体实地探展环节,多件珍贵文物已经摆进展柜,提前亮相在众多记者面前。

53件文物

首次亮相

此次展览属于辽博首次展出的展品多达53件,曾收藏于清宫中的“洪范授受图并楷书尚书洪范”为第一次展出。

《洪范》是《尚书》中的一个篇章。此次展出的这件文物将书法与绘画相结合,采用白描的方式,完美呈现了源自春秋时期、滋生“唐宋八大家”的文学与思想土壤。

这件文物原本藏于清宫,后来末代皇帝溥仪将其携带出宫,再后来被辽宁省博物馆收藏。“这是一件值得观看的文物。”辽博工作人员张盈秀说。

《瑞鹤图》

见证一个时代的结束

北宋政和二年,在北宋都城汴京(今开封市)出现了一道奇观:在宫殿上空,一群白鹤久久盘旋。当时的皇帝宋徽宗认为这是一个“祥瑞之兆”,于是,提笔画下了瑞鹤图。《瑞鹤图》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被视为镇馆之宝。此次展览中,这幅《瑞鹤图》将呈现在观众面前。

《瑞鹤图》与“唐宋八大家”的关系,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董宝厚给出了二者的连接点:时间。《瑞鹤图》成画于1112年,这一年,正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去世的年份。至此,“唐宋八大家”全都离开人世。“仅从在世时间来讲,公元1112年意味着‘唐宋八大家’时代的终结。”董宝厚说。

《唐风图》

全世界最佳版本将展出

由南宋开国皇帝赵构书写、马和之画的《唐风图》也将在此次展览中展出。

董宝厚透露,目前全世界存世的《唐风图》一共有三卷,除了辽博收藏的这一卷外,另外两卷分别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日本京都博物馆,但学界公认辽博收藏的这卷《唐风图》最佳。

这次展出的《唐风图》高28.7厘米,长827.1厘米,共12段。取材于《诗经·唐风》中的十二个篇章。

据介绍,《唐风》里所说的“唐”指的并不是唐朝,而是指西周时期的一个封地,大体在今天的太原南汾水河流域,《诗经》中的“唐风”就是指的采集于这个地方的诗歌。

董宝厚表示,这卷《唐风图》的层次比较清晰,可以直观了解西周时期百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