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情暖 共奔小康

辽宁日报 2020年11月26日

记者赵静(右)在巴青县采访。

辽宁援藏教师谢德卫(右)与学生合影 拉萨那曲第二高级中学 自2016年以来,辽宁先后选派两批共计65人次骨干教师进藏,对口支援拉萨那曲第二高级中学。这些老师言传身教,真心付出,与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安多县小康村一期工程进入收尾阶段 沈阳市援建项目 在对口援藏工作中,我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将改善农牧区、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作为首要任务。“十三五”以来,安排各类项目84个,其中民生建设领域项目资金占比近九成。

在新建的巴青县急救中心,当地医生为病人诊治。

提示TISHI

距离辽宁四千公里的藏北高原,平均海拔四千五百米以上的那曲,是西藏最艰苦的地区之一。根据党中央的统一部署,辽宁省自一九九五年开始承担对口支援西藏那曲市工作,沈阳、大连、鞍山三市分别对口支援那曲市安多县、索县、巴青县。如今,三县已全部脱贫摘帽。

二十五年来,辽宁省对口援藏资金逐年提高,安排项目四百余个,既“输血”,又“造血”。

二十五年来,辽宁省共选派九批五百多名援藏干部人才入藏,与当地干部群众一道,建设那曲,在世界屋脊上奉献。

一间温暖的房屋,一份稳定的工作

对居住在偏远地区的农牧民来说,移民搬迁是脱贫攻坚的有效方式。

在安多县帕那镇小康村项目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忙于施工收尾工作。今年年底,这里4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将收到一份令人羡慕的大礼——小康村一期新建房的入住钥匙。

走进新建房,房屋连院落近180平方米,厨房和卫生间位于院落两侧,这样的设计符合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拾级而上进入房间,三室一厅的设计,可满足一户5至8人共同居住,十分温馨。

沈阳市援藏工作队副领队裴德本向记者介绍,安多小康示范村项目二期、三期工程也在同步实施,建成后还将有80户贫困户迁入新居。

结合小康村建设,我省已累计在那曲市实施富民安居工程3680套,帮助1.6万名农牧民告别简陋偏远的危旧房。

安居是幸福的开始,乐业则是幸福的保障。在位于索县县城中心的巾帼创业街上,39岁的罗拉姆微笑着向记者展示她售卖的民族手工艺品。她说:“以前我和孩子以放牧为生,现在孩子上学,我在这里当售货员,每月有3000元的收入。”罗拉姆左脚有残疾,是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巾帼创业街开设后,罗拉姆在援藏干部的帮助下来到这里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如今,这条创业街上20多个店铺生意兴隆,已帮助50多名贫困户大学生实现就业。

在新落成的巴青县电商扶贫综合服务中心,藏族姑娘曲地拉姆拿起一根虫草,对着镜头练习“直播带货”。此前,这里的牦牛肉干通过淘宝等电商直播平台进行了销售,虽然只是试水,销量却十分可观。如今,凭借“电商”东风,巴青县“一乡一社”“一村一合”扶贫产业正迎来快速发展。

“目前我们正在筹建西藏那曲辽宁商会,希望把辽宁的市场主体、社会资源、产业资源导入那曲,进一步形成发展的内生动力。”辽宁省第九批对口支援西藏工作前方指挥部总指挥邢鹏介绍,现在已有40多家辽宁企业确认加入商会。

看病,不必再跑百千公里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在那曲市人民医院,记者见到正要下乡义诊的辽宁第四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领队许晓光,第一感觉是,这个人“眼中有光”。

“我们这里是全国海拔最高的三甲医院。”精神抖擞的许晓光一边拉着记者楼上楼下地参观医院,介绍各科室辽宁援藏“大拿”医生,一边叮嘱记者放慢脚步,“初入高原地区,切记慢、慢、慢”。

嘴里让记者“慢、慢、慢”的许晓光,在那曲开展工作的速度可一点儿不慢。

去年7月,许晓光带领的辽宁第四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到达对口支援医院——那曲市人民医院,提出用100天做好5件事——扩建儿科病房、成立高原医学研究院、建立体检中心、打造中医康复中心、建设文化长廊。去年12月,上述目标如期完成。

经过一批又一批辽宁援藏医生的努力,如今,那曲市人民医院已经成功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基本实现“中病不出市”,再也不用跑几百上千公里外出求医。

在那曲市人民医院妇产科,记者看到了感人的一幕:躺在病床上的藏族女子桑嘎拉姆,看到几天前全力救治她和胎儿的辽宁援藏医生肖祯,执意起身,拉下氧气罩,双手合十,表示谢意。桑嘎拉姆是巴青县人,在山上挖虫草遭遇雷击,送到医院已经昏迷伴抽搐14个小时,严重心衰。“这样危重的病患,以前只能转送拉萨或者成都,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的路程,在路上就可能遭遇生命危险。”肖祯说,由于技术条件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危重病患可以在这里得到救治。不仅仅是妇产科,如今,那曲市人民医院病人的成功抢救率显著提高,转院率明显下降。

“一代人要过上好生活,首先要有文化”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最好途径。

在拉萨市蔡公堂乡教育城,有一所高中,牵动着辽宁人民的心,它就是拉萨那曲第二高级中学。

虽然校址在拉萨,但在拉萨那曲第二高级中学就读的学生却百分之百是那曲籍,而且大多是农牧民的孩子。“让那曲学生到拉萨来念高中,源于西藏异地办学的政策。”辽宁第二批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队领队、拉萨那曲第二高级中学校长张世权向记者解释道。

原来,那曲市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高寒缺氧,环境艰苦,很难留住教师人才,那曲市高考升学率长期处于西藏自治区的末位。为了让偏远艰苦地区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西藏进行了异地办学的探索。2014年8月,拉萨那曲第二高级中学落成。如今,学校有3200余名那曲籍学生就学。

自2016年以来,我省响应国家号召,先后选派两批共计65人次骨干教师进藏,对口支援拉萨那曲第二高级中学。这些教师教龄大多在20年以上,全部拥有中高级职称,在他们的努力下,拉萨那曲第二高级中学的整体教学水平大大提升。

“来之前很难想象,这里高中的英语教学几乎要从零开始。”援藏教师谢德卫至今还记得2018年刚来到这里时的场景——从ABC开始讲,一周下来,有的学生字母默写还不过关。谢德卫就利用课间和晚上休息时间,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辅导学生,用更多的爱心和耐心,换来学生的每一点进步。

“在这里,能感受到学生们对知识强烈的渴求。”当时就读高一年级的藏族学生罗布坚才英语基础较差,一次,谢德卫叫他在黑板上听写单词,没想到,罗布在不会拼读的情况下,却靠着死记硬背,生生写出了一个又一个单词。听写进行到一半,谢德卫已心疼得流下热泪。感动于学生的努力,谢德卫对罗布坚才进行重点辅导。在师生的努力下,两个月后,罗布坚才终于能够背诵出一篇完整的英语文章。学生次旦南加对学习英语不自信,总是躲着不回答问题,谢德卫就在晚自习后追到寝室给他“开小灶”,鼓励他大胆开口。在援藏教师的真心付出下,学生们的成绩稳步提升。

为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援藏教师主动与当地教师结对子,开展“传帮带学”活动,邀请藏族教师到课堂上观摩、学习。25岁的藏族教师拉姆次仁和谢德卫结成对子。“我帮助她提升教学水平,她帮助我走近藏族学生。”谢德卫毫无保留地分享着自己22年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经验,与藏族教师共同进步。

2019年4月12日,一个名叫阿旺热萨的学生突发疾病,而班主任又不在学校,谢德卫在晚上10点将学生送到医院,细心照料,直到学生转危为安,次日凌晨1点才回到学校休息。

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对待藏族孩子。无论严寒酷暑,疾风骤雨,辽宁援藏教师始终坚持早晨进教室辅导,午间进食堂陪餐,晚上进宿舍谈心,抓住每个细节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倾听学生心声,陪伴学生成长。

今年高考,拉萨那曲第二高级中学升学率近96%,本科率达33%,分别较2015年提高29个百分点和14个百分点,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印·记YINJI

从爱开始的援建

在海拔4700米的安多县城,沈阳援藏公寓的院子里,有两棵一人多高的松树,大家亲切地叫它们“沈阳援藏树”。几乎每一名到这里的援藏干部,刚来时和离开时,都要和援藏树留下合影。

由于高寒缺氧,安多县全县都看不到树木,这也是为什么这里被称为“生命的禁区”。为什么要在沈阳援藏公寓里种树?原因已不可考。“你看,海拔这么高的地方,我们把树种活了,虽然用了七八年时间。”援藏干部言语中透露出的豪情,却让记者似乎明白了一些东西。

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只要你来过这里,就一定会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因为在这里的每一分每一秒,援藏干部都在和低压缺氧作斗争。25年来,一批又一批辽宁援藏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雪域高原上矢志奋斗。他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奉献,已成为每一名援藏干部身上的深刻印记。而这背后,是使命,是责任,是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