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珩
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真正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在办好思政课过程中,如何打破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将立德树人贯穿高校课堂教学全过程,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前行、相得益彰,构筑育人大格局,成为新时代中国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今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要求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方针既定,关键在于怎样贯彻落实。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提高认识,把握课程思政的特点和要义。思政课程自不待言,即思想政治理论课,这是高校塑造大学生灵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课程思政则是指所有课程的知识体系都体现思政元素,所有教学活动都肩负起立德树人功能,全体教师都承担起立德树人职责。具体讲,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各门专业课程之中,使二者有机结合,水乳交融,以达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的。事实上,许多专业课程都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一方面,专业知识本身具有明显的价值倾向、家国情怀等;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深度挖掘,在已有思政元素基础上实现进一步开发和拓展。需要认识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就是要在知识传授中寓意价值塑造,在理想信念传播中丰富知识传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出发点和目标一致,都是立德树人,二者共同构成思政教育的有机整体。
在课程思政建设上,重视将马克思主义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而且应该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主流价值和道德规范,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思政教育资源更具感性化特点,如古文经典中大量的寓言故事、成语名句、意境画面,足以提升课程思政的魅力。当然,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纳入课程思政过程中,要注重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时,应重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遵循规律做好教学工作。
在实施课程思政过程中,需妥善处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关系。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课程”加“思政”,不是硬性在专业课程中剥出几节课时来专门讲授思政内容,而是深挖各类专业课程价值元素,实现隐性育人。这就要求课程思政必须讲究方式方法,增强知识传授的亲和力和艺术性。施教者应多学习、广涉猎,认真研究教学的每一环节,努力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统一起来。要做到这一点,方式方法需灵活多样,教学语言需丰富多彩。应对每一个知识点反复推敲,使课程设计臻于完善。要在施教中检验效果,及时收集反馈信息,不断修正教学方案。要巧施教、精施教,充分利用有限教学时间,举一反三,一石多鸟。将理性分析与情感带入相结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理带情、以情助理,注重感化、注重吸收。
课程思政必须贯彻当下性原则,避免僵化老套,陈言相袭。须知,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信息来源渠道多种多样,与教师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年龄差,既有知识结构上的距离,又有情感意识方面的差异。如果忽略这一点,仅从教者角度出发施教,就可能榫卯不对,立意虽好,收效不大,甚至出现负面效应。因此,作为课程思政的施教者,必须正视现实,勇于接受新事物,主动了解大学生所思所想,力争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尊重他们的情趣和爱好,理解他们的困惑和渴求,做到心灵互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有效引导,使之转化为青年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
课程思政建设任重道远,更需要施教者的觉悟和恒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让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并转化为施教者个人和集体的自觉行动。
(作者系鞍山师范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