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档案馆珍藏《明太祖实录》草稿,证实——

朱元璋欲立朱棣为太子并非杜撰

辽宁日报 2020年11月20日

更多精彩 扫码观看

④ ① 《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实录稿本》共一册,99页。图为其中的一页。 ② 《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实录稿本》关于朱元璋感伤皇太子亡故,不忍脱掉丧服的记载。 ③ 《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实录稿本》中留有当年修改的4处痕迹。 ④ 《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实录稿本》中关于琉球国王遣使进贡的记载。

明成祖朱棣画像。

本报记者 郭 平

核心提示

辽宁省档案馆藏《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实录稿本》,在2002年入选第一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这份不公开的珍贵档案记录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在位第二十五年上半年发生的重大事件。专家经过认真考证,确认它是《明太祖实录》的草稿,本应该在《明太祖实录》正册编修完成之后立即销毁,但不知为何会被保留下来。

草稿记载了一件秘事——朱元璋曾想要立四子朱棣为太子,但被大臣阻拦。

编者按

辽宁省档案馆的前身为1954年成立的东北区临时档案保管处,在其基础上,1960年成立东北档案馆。这里曾是我国保存历史档案的三大重要基地之一,馆藏有唐、明、清、民国、伪满时期档案,数量最高时期达到230万卷册,素有“中国第三历史档案馆”之称,并有多件档案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有大量档案从不公开展出。本报与省档案馆合作,独家专访,选取6件馆藏的档案精品,以大众化视角,深入解读这些档案所承载的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明确记录了朱元璋的烦心事

在电脑中打开《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实录稿本》(以下简称《稿本》)的图片,放大,省档案馆一位档案研究专家沉默良久,他在思考。在此后悠悠的叙述中,这册珍贵档案本身及所记述的事件,如同一幅幅久远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

关于《稿本》,已故的省档案馆专家刘玉岐发表过两篇研究文章,因为老一辈档案工作者能够近距离接触历史档案,并且能够对相关档案进行多方查证,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因而其研究成果一直备受重视。

在1985年发表于《历史档案》上的《〈明太祖实录〉稿部分抄本初考》一文中,刘玉歧写道:“这部明洪武二十五年正月至六月的太祖实录稿抄本,原系清宫内阁大库所藏。后随大库档案散失社会而为罗振玉收藏,嗣经罗氏献与伪满奉天图书馆。”新中国成立后,“经东北图书馆接收”。这便是藏于省档案馆的《稿本》主要鉴藏经历。

省档案馆有关专家说:“《稿本》只有99页,已经装订成书,看起来就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这本书选用的材料为生宣纸。刘玉岐当时曾会同相关领域专家研究过这一小册子的纸张和用墨特征,结果表明:“此纸为手工制造,主要原料是树皮,纸面不平,比毛边纸略厚;墨的主要原料是碳素、胶和香料,因经过裱糊,估计各种配料已发生化学变化。毛笔行书,间有行楷和行草。抄本页长二十五厘米、宽十三厘米。”

历史发展的长河当中,总会有个时间段出现了一些看起来很偶然的事件,随着这些事件的发酵,历史发展的进程出现剧烈的动荡甚至转折。

明洪武二十五年,即公元1392年便是这样的一年。

《稿本》记录的是1392年正月至六月间,朱元璋当皇帝时期明王朝发生的重要事务。由于这个稿本没有分卷,只是一册,所以从纪事内容来看,相当于传世《明太祖实录》的215卷(正月)、216卷(二月)、217卷(三、四、五月)、218卷(六月)共4卷记录的史事。遗憾的是,《稿本》跟现存的《明太祖实录》记录不能全部一一对应。

在后人看来,对于明王朝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偶然性事件发生在这一年的农历四月。

其中记有:“丙子日,皇太子病故,交礼部议丧礼……”“戊寅日,帝坐东便门,诏内大臣晓谕曰:‘朕年老,太子不幸,遂如此者,命也。古云,国有长君,社稷之福。朕第四子聪明、仁厚、勇武,与朕相同。朕欲立太子如何?’翰林学士刘山伍奏曰:‘君言是也。惟秦、晋二王如何?’帝不答,大哭而止。”

这段讲的是朱元璋长子、太子朱标死亡后,朱元璋的反应。

丙子日是农历四月二十五,为1392年5月17日。这一天,年仅37岁的朱标在巡视陕西回南京后,偶感风寒病故了。在朱元璋的几个儿子当中,朱标威信最高,并且最得朱元璋信赖,早在洪武元年,朱元璋便册立朱标为皇太子。

朱标的早逝对几乎将所有事情都掌控得很好的朱元璋打击非常沉重,同时,也让他对明王朝的皇权交替产生忧虑,所以,当他提出想传位给四子朱棣,就被大臣劝阻,后大哭一场。

然而,这件看似偶然的事件正像朱元璋担心的那样,对明王朝的历史走向产生特别重大的影响。6年之后,朱元璋去世,皇权最初看似平稳地传给他的孙子朱允炆(朱标的二儿子),也就是明建文帝。可惜仅仅几个月,燕王朱棣便起兵造反。在此后4年间,明王朝南北方共动用了130多万军队,造成近60万人伤亡,最终朱棣军队攻下京师南京,登极坐了皇帝,而建文帝朱允炆则突然失踪、生死不明。

现在人普遍认为,《明太祖实录》中记载的朱元璋曾欲立朱棣为太子的记载是朱棣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杜撰出来的。

朱棣两次重修《明太祖实录》

省档案馆专家介绍说,由于档案保管的特殊性质,多数时间里《稿本》都存放在专业保管库房里,更由于历史档案的珍贵性,保护得格外精心,人们很难一睹真容。

刘玉岐关于这一稿本发表的另一篇文章为《〈明太祖实录〉稿部分抄本》,这一文章比较翔实地介绍了稿本的文字记载,供更多的研究人员进行研究,此举也确实引起了一些研究人员的兴趣,并就文字所述,展开研讨。

翻看这些研究文字,比较有见地的观点集中在稿本的成书年代上。

省档案馆有关专家说:“对于稿本年代的判定,如果采用纯技术手段,可以做纸张的年代测定。”但是显然,对于这样一件国宝级档案,保护还来不及,任何主动损伤想都不用想,何况做技术鉴定了。

造成争论的主因还得从明初的历史说起。因为朱标死亡引起皇权纷争,记录明太祖朱元璋统治时期大事的《明太祖实录》也受到了波及,不同的编修者出于自己正统地位的考虑,在编修同一位祖先实录的时候也没忘了给敌对一方以笔墨一击,反复重修,所以,出现了多个不同版本的《明太祖实录》。

《明太祖实录》的首次编修始自建文元年(1399年)。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六月朱元璋去世,当年七月,继位的朱允炆便命曹国公李景隆捉拿周王,废为庶人,这位周王便是燕王朱棣的同母弟。几天后,下达“征江西处士杨士奇充实录纂修官”的命令。至建文元年正月以董伦、王景彰为总裁,正式开局修书。此后靖难之役爆发,但是《明太祖实录》编修工作没有受到多大影响。建文三年(1401年)十二月,燕王挥师南下,战局已定的时候,《明太祖实录》书成,并且呈报给了朱允炆。

这次编修的《明太祖实录》被称为一修本。因其被全数焚毁,内容后人无从知晓,但从朱棣的两个动作来看,应该有大量的对其贬损的记载。

其一,朱棣称帝后,建文四年,当时已经改为明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十月,他立即下令重修《明太祖实录》,距其称帝时间仅过去3个月,距上个版本即一修成书尚不足一年。

其二是对参与编修《明太祖实录》官员的处理。《明史·列传三十一》记有“叶惠仲,以知县征修《太祖实录》,迁知南昌府。永乐元年,坐直书《靖难》事,族诛。”因为编修《明太祖实录》,而且写出《靖难》真相,朱棣杀了叶惠仲全家族的人。

朱棣下令第二次重修《明太祖实录》,前后仅用了8个月,至永乐元年(1403年)六月即匆匆成书。全书一百八十三卷,分写一百六十五册,这就是《明太祖实录》二修本。从修纂时间及过程来看,人们认为这并非是一次真正的重修,而只是在原书基础之上,将其中触犯忌讳之处作删改增订,而且《明太祖实录》二修书成,立即烧掉一修本。

时间到了永乐九年(1411年),朱棣再命重修《明太祖实录》,任命姚广孝、夏原吉为监修官,胡广、胡俨、黄准、杨荣为总裁官。也就是说,当时的内阁成员都参与了修纂工作,这次编修历时六年七个月,全书计二百五十七卷,分写二百五十册,流传至今的《明太祖实录》便是这次编修的成果。不过《明太祖实录》三修之后,朱棣并没有下令焚毁二修本。二修本曾流传至明末,后在一次洪水之后,下落不明。

很可能是 一修本的草稿

由于没有原稿进行对比,人们转换角度,开始从《稿本》的人物称谓上对其成稿年代进行推断。

因为《明太祖实录》传世版本多,刘玉岐选取了江苏国学图书馆传抄本以及国立北平图书馆藏红格本这两个版本进行比较。果然,他在对朱棣的称谓上发现线索。省档案馆藏的《稿本》记有:“晋王朱刚、燕王朱褆……觐见”“晋王朱刚、燕王朱褆……均往回封地”。这一内容,在另外两个版本的《明太祖实录》中记为:“晋王、今上……来朝”“晋王、今上……俱还国”,类似的情况很多。也就是说,在《稿本》的文字记述中对于朱棣直呼其名,而《明太祖实录》则称其为“今上”,这种表述反映出《稿本》编写于朱棣称帝之前,大体相当于建文帝时期。

对此,也有专家认为建文帝时期双方已经刀兵相向,并且建文帝已经废朱棣为庶人,修史时对其称呼不可能这么客气,应该称其为“燕庶人”。当然,因为《明太祖实录》一修、二修本的消亡,这种分析目前还无法找到确凿证据。

不过,对于《稿本》是《明太祖实录》编修过程中的底稿一说,基本得到了大家的认同。而且,大部分研究者认为,是一修版本的草稿可能性更大些。因为这个稿本自身留下太多的证明。

首先,《稿本》的文字不是人们查看历朝《实录》经常能看到的标准正楷字,采用的是毛笔行书,间或有行楷和行草,字迹看起来不那么规范严谨。

其次,这一稿本语言质朴,浅显易懂,更接近起居注、钦录簿。比如其中有:“……京城卫兵按等赏给葛布钞”,而不是《实录》中常用的颁、赐等公文式用语。

再有就是这一稿本行文当中经常见到一些错别字,比如前文中的将明初大臣刘三吾误记为“刘山伍”,燕王朱棣误写“朱褆”……这些现象反映出《稿本》是抄手“听写”造成的,也反映出抄手素养较低,经常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此外,稿本上有多处修改的痕迹。

这些现象说明《稿本》是《明太祖实录》编修过程中的底草,或称底稿、草稿。

之所以存世仅此一册,与古人处理这些底草的方式有关。

顾炎武《亭林文集》卷五《书吴潘二子事》中有:“实录纂修完成后,誊录正、副二本,其底稿则于择日进呈前,史官会同司礼监官于太液池旁椒园焚毁,以示禁密。”郑晓《今言》卷三四三:“实录成,焚其草禁中。”又卷一零三:“实录进呈,焚草液池,一字不传。”按当时规定,这些底稿在《实录》编修完成后一律焚毁,秘不示人。

此草稿为何会被保存下来?传说是朱棣破城时,史官从即将烧掉的底稿中抽出来这几页,献给朱棣,从而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而那个刘三吾,在朱棣称帝前老死。

(省档案馆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