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13年

我省553部古籍入选国家名录

辽宁日报 2020年11月20日

本报记者 赵乃林

文化和旅游部日前通报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我省有9部珍贵古籍和一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入选。记者日前就我省珍贵古籍收藏及保护情况进行深入采访。

我省553部珍贵古籍入选

自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启动实施以来,我国古籍保护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先后评选并公布了6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累计收录古籍13026部;命名了6批共203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其中,我省共有553部珍贵古籍入选,9家单位荣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称号。

省图书馆古籍文献中心主任刘冰介绍,我省此次入选的古籍中,省图书馆有4部,分别是元刻本、明嘉靖刻本和清抄本。省古籍保护中心发现并帮助推荐申报的沈阳市慈恩寺3部佛经入选,包括明清大藏经各一部,彰显了我省作为满族发源地独特的寺院藏书文化。此外,大连图书馆、辽宁大学图书馆也各有1部藏品入选。沈阳市慈恩寺入选“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是此次唯一入选的宗教单位。

经史子集齐备,保护措施严密

辽宁地区从古至今留下了无数历史遗存,更珍藏了卷帙浩繁的文化典籍。经过几代人的辛勤搜访和不懈努力,形成了今天省内150万册的古籍藏书规模,庋藏于省内各公共图书馆、高等院校图书馆、科研和文博单位、档案馆以及一些寺庙、道观之中。我省收藏的古籍经史子集齐备,约占现存古籍品种的1/3以上,在全国各省中居于前列。辽宁省图书馆、大连图书馆、沈阳市图书馆、辽宁大学图书馆、辽宁省博物馆、辽宁省档案馆、旅顺博物馆、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沈阳市慈恩寺先后荣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称号。

刘冰告诉记者,十几年来,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和古籍收藏单位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古籍保护整体方针,积极推进古籍保护工作,在古籍普查、珍贵古籍修复、古籍保护队伍建设、古籍整理出版、申报和建立珍贵古籍名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2010年至2017年,省政府陆续公布了四批《辽宁省珍贵古籍名录》和“辽宁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评选出3179部珍贵古籍和8家重点保护单位,推动了古籍分级保护制度的建立,促进了古籍存藏环境的改善。

辽宁大学图书馆古籍特藏中心主任张宝珠介绍,该馆先后有13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对这些珍贵古籍,馆里采取了严密的保护措施,如每部书都有函套装具,房间里配备了防紫外线窗帘、恒温恒湿保护措施等。

辽宁省入选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目录

元刻本:1部

五代史记七十四卷(宋)欧阳修撰(宋)徐无党注元宗文书院刻明修本(卷一至三、六至七、九、二十六至二十九、四十八至五十一、五十六至五十七、五十九至六十一配清抄本)

存七十一卷(一至七十一)

辽宁省图书馆

少数民族古籍:1部

御制满汉蒙古西番合璧大藏全咒 (清)章嘉·若必多吉译校 满汉蒙藏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刻本

沈阳市慈恩寺

明清本:7部

1.天府广纪四十四卷 (清)孙承泽撰 清初抄本 辽宁省图书馆

2.傅忠肃公文集三卷 (宋)傅察撰 清彭元瑞知圣道斋抄本

辽宁省图书馆

3.大复集三十七卷 (明)何景明撰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袁璨刻本 辽宁省图书馆

4.永乐北藏六千三百六十一卷续藏四百十卷 明永乐十九年至正统五年(1421-1440)刻万历十二年(1584)续刻本 沈阳市慈恩寺

5.乾隆版大藏经七千一百六十七卷 清雍正十一年至乾隆三年(1733-1738)刻本 沈阳市慈恩寺

6.历代臣鉴三十七卷 (明)宣宗朱瞻基撰 明宣德元年(1426)内府刻本 辽宁大学图书馆

7.新刊地理纂要七卷 (明)吴天洪辑 明吴国俊刻本 大连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