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乡村体验生活

词作家创作赞美家乡讴歌新时代作品

辽宁日报 2020年11月18日

本报记者 赵乃林

连日来,省音协音乐文学学会的词作家走进营口乡村,开展“脱贫奔小康”创作活动,努力认识新农村,写出精气神儿。

走进乡村,接地气

词作家第一站来到大石桥农村第一党支部西田纪念馆。西田纪念馆坐落在大石桥市永安镇西田村,以田家囤党支部成立的过程为核心点,展现了党支部带领村民经过苦干改变家乡面貌的事迹。第二站来到一家以生产耐火材料及非金属矿产品为主的综合性企业,这里通过党建和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并帮扶、带动周边村民脱贫致富。第三站来到黄土岭镇七一村,这是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村庄,涌现了一批革命英烈,词作家们参观了七一村村史展览馆,被丁隽一、吕庆余、王希珍等英烈的故事深深地打动。

此行,让词作家们对新农村的新生活状态有了新的发现,感受到乡村的和谐氛围,感受到各级农村干部努力工作、脱贫奔小康的心气儿。

俯身感受,悉心帮扶

俯下身,沉下心,从百姓的生活中汲取养分,用饱满的笔墨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这是辽宁词作家队伍的创作风格。

省音协音乐文学学会有会员500多人,他们虽然分布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但每个人都以极大的创作热情努力写出他们心里的歌。今年疫情发生以来,我省词作家在最短的时间内,写出200多首抗击疫情歌词,许多歌词被制作成歌曲,广为传播。此次组织“脱贫奔小康”创作活动,词作家走进乡村,走近百姓,用歌词创作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助力。

省音协音乐文学学会组织会员调研,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一是了解体验当地生活,进行音乐创作,二是辅导当地词作者,提高其创作水平。省音协音乐文学学会会长贾铮告诉记者,辽宁歌词创作队伍虽说庞大,但写作水准参差不齐,他们利用深入生活的机会,对当地作者的歌词作品进行集中点评,这次到营口,还为4名词作者的8首歌词作品悉心辅导点评,词作者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植根生活,创作才有源泉

“植根生活,创作才有源泉,表达现实作品才有温度。”这是沈阳词作家杨国兴参加创作活动的切身感受。从营口归来后,词作家积极地投入创作中:著名词作家胡宏伟创作了《秋天的山乡》《老街》两首作品,其他词作家陆续完成了《营口有礼,有我有你》《营口有礼》《海魂河韵》《薪火相传》《大山里的村》《人间烟火》等多首词作。

盘锦音乐文学学会会长刘煜说,他们组织了一系列走进乡村的创作活动,创作出一批赞美家乡和讴歌新时代的歌词、歌曲。此次,围绕创作活动,他们力求创作出一批高质量的新作品。

贾铮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词作家要努力写出既有现实厚度又有思想穿透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