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钟表联合修复室揭牌

让沈阳故宫馆藏钟表“活”起来

辽宁日报 2020年11月18日

清铜镀金鸟音座钟。

清铜镀金嵌料石转人亭式钟。

故宫钟表修复师正在调试钟表。常晟罡 摄

本报记者 杨 竞 文并摄

核心提示

上弦之后,执羽扇的女童、眼睛传神的小鸟、演奏乐器的乐队,这些百年前曾被清朝皇帝钟爱、精美灵动的钟表,在修复师的手中再次“活”了起来。11月16日,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馆“古钟表联合修复室”揭牌仪式在沈阳故宫举行。从此,沈阳故宫有了专门的“古钟表联合修复室”, 也为沈阳故宫培养古钟表修复人才提供了载体。

法国制造融入中国元素

沈阳故宫馆藏钟表文物40余件,以清宫钟表为主,数量虽不多,来源却多样,较具代表性,基本以18世纪至20世纪初产自英国、法国、瑞士的钟表最为珍贵。

揭牌仪式结束后,记者来到古钟表联合修复室。几座修复完成的钟表精彩亮相,其中清铜镀金鸟音座钟尤为引人注目。据介绍,它是19世纪末由法国制造的,钟表盘上部留出天穹形空间,装饰以高低错落的草树,其间,伫立着一只斑斓的小鸟,眼睛传神。

在故宫钟表修复师、国家级非遗项目古钟表修复技艺第三代传承人王津的演示下,这座修复完成的钟表内置八音盒重新奏响动听的音乐,小鸟也可以自如地展现张嘴、摇头、摆尾等功能,活灵活现。

另一件古钟表清铜镀金嵌料石转人亭式钟也是法国制造的。故宫钟表修复师、王津的徒弟、古钟表修复技艺第四代传人亓昊楠介绍,这座钟表原来锈蚀严重,经过拆解、清洗、组装、调试,用时一周修复完成。这座钟的腹部展示了一组结构复杂紧凑而又富于变化的演奏、跳舞场面。看台上有两位仪态端庄的贵妇人坐于桌子两边,舞台上一男一女两位演员在表演舞蹈。亓昊楠说:“演员的材质是中国的皮影,就是说制作过程中融入了中国元素,可见这座钟表是当时法国为东方市场定制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王津、亓昊楠等故宫钟表修复师上个月就来到沈阳故宫博物馆改造装修的“古钟表联合修复室”,目前已完成5座钟表的保养与修复,另外一座钟表的保养和修复正在进行。

深度培养沈阳修复技术人员

古钟表是西洋舶来品。明代,传教士利玛窦将钟表带入中国宫廷;到了清代,皇宫里设立做钟处,康熙帝还从国内外召集优秀的工匠制作、修复钟表。流传至今,古钟表修复技艺是清宫唯一一项流传且未间断的传统工艺。

钟表修复比较枯燥,要想修好沈阳故宫馆藏古钟,耗时少则两个月、多则一年,只有真正喜爱这项事业的人,才可能耐得住寂寞。当下,钟表修复人才短缺,急需培养年轻一代的钟表修复人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6月,故宫博物院与沈阳故宫博物馆正式签订了建立“古钟表联合修复室”合作协议。沈阳故宫在馆内精心选址,通过改造与装修,古钟表联合修复室于今年10月26日正式交付使用。在20多天时间里,沈阳故宫迎来王津、亓昊楠、杨晓晨、刘潇雨、向琬等故宫博物院古钟表修复专家。专家们对沈阳故宫馆藏钟表开展合作性修复研究,同时,为沈阳故宫博物馆培养两名古钟表修复人才。他们凭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水平的文物修复技术,带动了沈阳故宫博物馆业务研究工作,使沈阳故宫博物馆的古钟表修复人才技能得到了极大提高。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赵国英在揭牌仪式上表示,故宫博物院与沈阳故宫博物馆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先期建立古钟表联合修复室,为其深入培养古钟表修复人员,协助沈阳故宫博物馆修复所有馆藏钟表,为后期古钟表的学术成果分享与制定国际化行业标准做充分的准备。同时,还将开展文物多学科的修复合作交流,紧密开展文物展览交流。

沈阳博物院院长孙晓钟说,故宫博物院同仁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水平的文物修复技术,极大地带动了沈阳故宫博物馆业务研究工作。古钟表联合修复室的成立,为打造沈阳故宫博物馆的文物保护队伍,独立开展相关科技保护工作打开了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