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化工产业发展研讨会暨精细化工产业对接会现场。 本报记者 郑 磊 赵敬东 摄
本报记者 孙大卫 见习记者 赵婷婷
“‘油头大’不是劣势,而是优势。重点是如何将‘油头’后面的‘腰身’抻长,让‘化尾’舞起来。”在11月13日举行的辽宁化工产业发展研讨会暨精细化工产业对接会(以下简称“对接会”)上,中国石油和化工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的主题演讲,指出了辽宁石化产业目前发展的瓶颈与方向,引起广泛共鸣。
这样的真知灼见,在整场对接会上波属云委。
针对辽宁、关注石化、聚焦瓶颈、直面问题,是这次对接会给参会企业家的最大感受。
产业优势突出,是嘉宾们对辽宁石化产业的一致印象,也是企业家们对辽投资的信心所在。
去年刚刚落户辽宁的大连新阳光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锦平表示:“选择辽宁与这里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密不可分,来到这里果然没有让我们失望。”如今,与像恒力石化这样的国际领军企业比邻而居,与众多上下游企业近在咫尺,胡锦平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辽宁是我国石油和化工大省,具有良好的石化工业基础,又是东北及蒙东地区的主要出海通道,区位优势突出,还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等机构都坐落在这里,所以这里吸引、培育了恒力石化、逸盛大化、福佳集团等近年来异军突起的石化企业。”说起辽宁优势,李寿生赞不绝口。
但大家也共同意识到,辽宁石化的潜力还没有完全被激发出来。厚重“油头”后面的产业链条还需要延伸得更长,发展得更完善。
谈及产业结构,已将自己视作半个辽宁人的恒力石化(大连)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许锦语气中肯,“当前辽宁石化产业的主要问题是发展下游,怎样从‘油’到‘化’甚至是到材料的转变是个大话题。我认为辽宁可通过大企业带动相关配套企业转型,通过大项目吸引更多下游链条投资。恒力石化目前已完成了从炼油到芳烃到乙烯、乙二醇等原料产业布局,下一步我们将投入更多精力在下游产业方面,也希望与更多辽宁企业携手向前。”
延伸产业链,创新技术是核心领域。当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叶茂将“低碳资源精细化发展路径”的演讲主题抛出后,不少参会企业代表开始认真记录。这正是下游企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对他们而言这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将产业链拉长,辽企蓄势待发。但独木不成林,合作共赢是研讨中大家达成的共识。利安德巴赛尔中国合资业务及聚烯烃业务副总裁付立民在洽谈会上表示:“利安德巴赛尔发展至今离不开合作伙伴的支持,而这些合作伙伴都是通过不同平台结识,一点一点逐步积累形成的。我们期待有更多这样的平台,帮助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企业与研究机构建立联系共同发展。”
盘锦格凯默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金明表示:“借力这次对接会,我与周围的企业家进行了深入交流,还与几家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希望未来互相助力一起前行。”
夜幕降临,会议进入尾声,但参会嘉宾都恋恋不舍,丝毫没有倦意,不断交换名片、添加微信好友……合作种子已埋下,未来牵手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