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凤城满族荷包走向全国”

辽宁日报 2020年11月13日

本报记者 王卢莎

“别看我今年80多岁了,但做荷包,我可不守旧,我要想出更多的方法、技艺,让凤城满族荷包走向全国。”86岁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凤城满族荷包代表性传承人黄加祥说起凤城满族荷包信心满满。

满族荷包,是独具满族特色的传统民俗手工艺品,也是满族女红珍品。目前,凤城满族荷包已形成五大类20多个品种。

黄加祥萌发制作凤城满族荷包的念头,源于离家从军时对家乡的思念。1993年,黄加祥开始了满族荷包的追根溯源之路。“最开始去凤城、丹东的图书馆查找资料,后来专门去了几次沈阳,先后在省图书馆和鲁迅美术学院找到了很多资料。北京也去过几次,找到不少图片。”黄加祥说。

要让逐渐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荷包再展芳颜,黄加祥用了3年时间,收集到十多万字资料和大量图片。更为难得的是,他还在古玩市场收集了数十个清朝时期的荷包。

经过多年的探索,黄加祥的荷包制作技艺逐步成熟,他决定把荷包推向市场。1999年,黄加祥成立了一家工艺美术厂,专门从事满族荷包制作加工,成品很快就出现在本地一些工艺品商店和旅游纪念品专柜里。

黄加祥又把荷包推销到北京故宫和沈阳故宫附近的旅游纪念品商店。曾有顾客这样评价:凤城满族荷包做工精细,既有历史价值,还有实用价值;既是纪念品,又可以作为收藏品。

良好的市场反馈,增添了黄加祥推广满族荷包的信心。在丹东市的大型节庆展会上,黄加祥的满族荷包一亮相,就受到中外客商和本地市民的追捧。“当时就一个想法,要让满族荷包走向全国。”黄加祥说。

新中国成立50周年大庆,辽宁省选送了一个满族舞蹈在国庆节当天表演。黄加祥与导演组沟通,增加了满族荷包的展示细节,让满族荷包“火”了一回。

“这些年来,我的工作重心主要放在两个方面,一是创新,二是传承。”黄加祥说,他曾与年轻人探讨对荷包的态度,大家都表示挺喜欢,只是感觉样式有点老,建议新潮一些。于是,黄加祥就将一些流行元素绣在荷包上。“非遗传承还得靠年轻一代,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喜欢荷包,只有年轻人愿意学做荷包,才能把这项技艺真正传承下去。”黄加祥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