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财神”下乡 增产增收不再靠天

辽宁日报 2020年11月13日

本报讯 记者侯悦林报道 今年,阜新市遭遇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旱情,彰武县双庙镇甘薯却喜获丰收,每公顷利润4.5万元以上。原来,甘薯种植户采用了覆膜、滴灌、微喷等高效节水技术,有效化解了旱情影响,实现了增产增收。村民尚海峰说:“多亏了省农科院于希臣、李启辉两位专家帮忙,我们都管他们叫‘科技财神’。”

2010年以来,省农科院在双庙镇开展科技试验及技术指导,于希臣、李启辉一干就是10年。在他们的指导下,甘薯品种从“明水一号”发展至今已达50余个品种,稳产高产的甘薯成了村民脱贫致富的“金疙瘩”。1982年以来,辽宁省农科院先后有210名科技人员到阜新农村蹲点,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与省农科院的科技共建,是阜新市与我省涉农高校院所“市院共建”科技扶贫的缩影。借助高校院所的成果、技术和人才优势,全面推广“政府+科技+企业+贫困户”的科技扶贫新模式,实施科技扶贫项目37项,组建8个扶贫共建专家团队,加快科技成果在贫困地区转化。彰武县出口花卉科技扶贫专家团通过“外源激素调控切花菊生长技术”的集成应用,降低生产成本20%,并把合作企业北斗星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引入彰武县,带动617名贫困户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