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鼓起贫困家庭钱袋子

辽宁日报 2020年11月12日

本报记者 张 旭

40多栋大棚依次排开,大棚里,双孢菇旺盛地生长着,村民正在采摘蘑菇。“我们合作社从3年前开始建大棚,主要生产双孢菇,带动全镇的贫困户户均增收500元以上,贫困户在这里劳动,年收入5000元以上。”11月8日,在凌源市刀尔登镇兴旺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在发展特色食用菌的同时,兴旺合作社还养殖梅花鹿,并在去年建设了食品公司,专门生产特色产品鹿肉酱,带动30人就业。

近年来,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凌源市看准特色产业的带动能力,对规模化特色产业给予扶持。双孢菇、鹿肉酱、小红薯、水果番茄、水果黄瓜、大樱桃……如今,凌源市特色扶贫产业已发展到6个系列30多个品种,年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800元以上。

2018年,宋杖子镇率先引进大连大樱桃种植项目,其后,该镇发展大连大樱桃种植基地3个,共200余亩,带动了贫困户增收。该镇百草源林药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凌源率先种植中草药,专供山西的制药厂,产品供不应求,该镇积极支持合作社扩大生产规模,今年,合作社新建的批发及深加工产业基地项目主体工程已竣工,在全市8个乡镇发展种植基地8000多亩,带动众多贫困户脱贫致富。

大王杖子乡是凌源主要的荷包猪养殖基地。2019年,借助脱贫攻坚,大王杖子乡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禾丰牧业有限公司标准化荷包猪养殖项目,并将该项目打造成特色扶贫养殖项目。项目总投资1.5亿元,占地160亩,猪舍面积达2.41万平方米,年出栏商品种猪7万头、产值7000万元、带动就业70人。

为扩大特色脱贫攻坚产业规模,凌源市注重发挥典型带动作用。瓦房店镇通过引进能人,优化产业布局,逐渐形成了李杖子村中草药、瓦房店村酒高粱等种植示范基地。同时,做好“五小”产业宣传引导,在充分尊重农户发展意愿的基础上,先后培育了十余户各具特色的“五小”产业发展户,进一步强化示范引领,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助力贫困户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