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创新 文脉相续

——走进“南吴北齐”的艺术世界
辽宁日报 2020年11月11日

更多精彩 扫码观看

《栖霞山图》 张宏 (明)

《齐白石双雁图》 无年款

《齐白石菊花清供图》 1949年

《吴昌硕竹石双清图》 1925年

《吴昌硕秋实图》 1925年

《齐白石鱼蟹虾图》 1952年

《齐白石不倒翁图》 无年款

本报记者 凌 鹤

核心提示

为活化辽沈收藏的吴昌硕、齐白石经典艺术作品,使之服务大众,展现地域文化底蕴与文化自信,沈阳开东北先河,在沈阳美术馆新馆举办“南吴北齐的艺术世界——吴昌硕齐白石作品展与学术研讨活动”,引起了美术界、学界和广大群众的特别关注,观众领略到经典艺术所展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与修养,引领审美、启迪思想。

首亮相

——80余件展品均来自辽沈地区收藏

11月8日,立冬刚过,与倏忽而至的寒风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人们对艺术的热情。位于沈阳科学宫的沈阳美术馆新馆门前排起长长队伍。两座艺术高峰引来无数仰慕者争睹真迹,经典的力量穿越时空在心灵中凝聚。

近年来,辽沈大地对地域传统文化挖掘梳理、资源整合、传承创新已成为一种自觉使命与不懈追求。无论是代表着中华文明的红山文化,还是各地标志性历史文化,均汇入中国梦的大业中深耕前行。沈阳构建国家中心城市,对文化立市的理解与求索也早已跳脱符号与单一,向深度和广度践行。美术馆作为一座城市的窗口和形象品牌组成,其展览是文化品位和艺术高度的风向标,引领着审美。沈阳美术馆升级改造后重新向大众开放,推出重磅展览“南吴北齐的艺术世界——吴昌硕齐白石作品展”,80余件展品全部来自辽沈地区的收藏,包括沈阳故宫博物院、鲁迅美术学院,以及重要藏家的珍贵藏品,且多为首次亮相,引起观众不惜在冷风中排长队观看。

两相应

——展览与研讨互为提升

展览与研讨是两项主体活动。

参加研讨的专家学者来自吴昌硕齐白石研究领域、文博领域、文学领域、教育领域、媒体界等,研讨主题以超越技术层面的艺术标准、艺术精神、美术教育和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当今、未来为着眼点,分析解读吴昌硕齐白石艺术成就的内核,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养的深厚积淀、人格风骨的坚守、继承创新的胆识与能力。吴昌硕曾孙、上海市吴昌硕文化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吴超,齐白石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主任吕晓,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张涛及各位专家的发言内容回答了当代关于中国画的一些热点问题,比如气韵生动、写意、以书入画、诗书画印兼修、中西融合等。解决目前艺术界存在的思想困惑与创作瓶颈,坚守一颗中华文化之心,反映时代与生活。

三板块

——溯源延展全面呈现艺术脉络

吴昌硕、齐白石是20世纪中国画大师,素有“南吴北齐”之誉。他们不仅在中国写意花鸟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更创造了近现代写意花鸟画的高峰。“吴昌硕齐白石作品展”精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沿着吴昌硕、齐白石的艺术脉络,向上溯源至明代陈淳、清初的朱耷以及清中期的“扬州八怪”,向下延展至受他们影响的王个簃、李苦禅、王雪涛等艺术家。展览展出作品80余件,划分为“吴昌硕的艺术成就”“齐白石的艺术成就”“师承源起后世影响”三个板块,两位大师的作品在质量和数量上等量齐观,且注重不同年代作品的展现。同时,展览举办方编辑出版了《南吴北齐的艺术世界——吴昌硕齐白石作品集》。

托物言志、借物抒情是中国画写意精神的主旨。吴昌硕、齐白石的花鸟画秉承并诠释了这种精神。在吴昌硕的笔下,其写意花鸟古拙浑厚,金石之风扑面而来。而齐白石的笔下则色彩丰富,清新高雅。两位大师作品画面物象的位置经营皆收放自如,舒展大方,诗、书、画、印四艺精进。以一花一石这些生活中的小物小景去体现大情、大爱、大气象的中国人文精神,体现“大道若朴”“道通天地”的中国哲学意境。在展览策划、作品征集、展品论证、画集编辑出版等过程中,沈阳美术馆与鲁迅美术学院、沈阳故宫博物院、辽宁美术出版社等单位实现了艺术资源、学术成果共享,并在各个环节进行严谨的学术论证,体现出高品质、强学术、深影响、广融合的特征。

“吴昌硕齐白石作品展”实现了艺术经典的时代活化,让藏于博物馆、图书馆、机构和私人藏家的艺术品在不同的展示平台上实现其真正的艺术价值,从而服务于沈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

策展人

——坚持“一真二新”

本次展览策展人是辽宁文博系列研究馆员、鲁迅美术学院副教授冯朝辉。他说:“就中国写意花鸟画领域的两面旗帜——吴昌硕、齐白石的作品而言,辽沈地区的收藏有一定规模。比如辽宁省博物馆、鲁迅美术学院、辽宁美术出版社、沈阳故宫博物院以及个别私人藏家的藏品,为本次展览提供了必要条件。本次展览与画集出版始终坚持‘一真二新’的原则,‘真’是指所有展品必须经国内、省内权威专家组成的专家组逐一审定认可;‘新’是指展品于本次展览中的出现,尽可能是其在观众面前的首次露面,从而保证较高的学术基础。又邀请部分省内专家就吴昌硕、齐白石艺术的撰文开展研究,力图从不同视角启发观众与读者思维,让文化浸润永久长存。”

馆长

——让展览 永不落幕

沈阳美术馆馆长于晨对记者说:“中国写意花鸟画传承至今,其发展脉络非常清晰。吴昌硕、齐白石秉承传统,并一路沿文脉走行,开启了当代传统大写意花鸟画的新面貌。吴昌硕、齐白石所生活的年代正是不断发生巨变的历史时期,多元文化的碰撞,各种思潮的涌起,人们思想的演进,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悄然作用于中国画,但他们思想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掌握与理解没有变,这使得他们的作品能够完整地保留中国传统文人画的严谨形式和丰富内涵。与此同时,社会制度的变革又对新思想、新文化、新形式、新内涵有着无限的期待。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吴昌硕、齐白石于文脉上求发展,于继承中求创新,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深厚的自我发展力。作为与展览配套发行的画集,是本次系列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一场永不落幕的展览。”

艺术微论

墨与彩的结合 是中国画一大特色

张 船

很多传统的中国画艺术家在色彩运用方面,喜欢用浓烈的、鲜艳的色彩去表达自己强烈的情感。从海上画派到齐白石,鲜艳的色彩在他们手中被发挥到了极致。吴昌硕的大红牡丹,齐白石的牵牛花、鸡冠花等,画面的色彩是那么的热烈,表达着炽热而深厚的情感。他们接受的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熏陶,在色彩运用方面,无论哪般都是彩色配上大量的留白。

齐白石笔下的红花,红似火焰的颜色体现的是他本人对于该形象的情感体验。因此,中国画中的“随类赋彩”蕴含着“随性”的意思。同时,中国画的色彩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十分丰富的。

近代以来,中国画的创新更多是在水墨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明显是受到传统文人思想的影响,其中有较大贡献的是以林风眠为代表的众多留洋艺术家。他们接受了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洗礼,将传统中国画中的线条、色彩、墨色和西方的艺术形式相结合,极具现代性又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例如林风眠的画中就运用了西方绘画的光色原理,更加强调画面的意境美。

墨与彩的结合是近代山水画、花鸟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色彩结合方式,也是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所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创新更是把文人传统、皇家审美和平民喜好综合起来,可以说是一大特色。

从墨彩的角度出发,以西方光色来补充传统中国画的色彩是对传统的一大继承和创新。传统的中国画虽然没有这方面的实践,但在一些文字中探讨过关于光色的问题,如明朝的张宏吸收了西方光影的技法。从“扬州八怪”到“海上画派”再到近代艺术家们的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当时的人们对于色彩的接受程度是很高的。因此,以墨彩为基础,吸收西方印象派的艺术特色在近代中国是行得通的,也是大众审美所能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