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不只是“种”出来的

辽宁日报 2020年11月09日

李 越

眼下,我省秋收已进入尾声,万顷良田、颗粒归仓。作为全国粮食主产省,在经历了疫情关、伏旱关、台风关、病虫关后,“三农”这块“压舱石”依旧沉稳有力。但同时也要看到,好产量,并不是粮食安全的全部,作为复杂系统的工程,后续工作中还有许多需要注意和完善的环节。

每一粒粮食从田间到餐桌,都要经过漫长的“旅行”。据报道,在我国,粮食从生产、储运再到加工、消费各个步骤都存在着一定的“跑冒滴漏”。在收割季,因部分地区收割能力不足、储粮方法不当,每年粮食损失率高达8%;储运环节,因物流设施和方式落后,造成的抛撒遗留可导致150亿斤粮食损失;加工方面,过度追求“精、细、白”,每年消耗掉的粮食高达150亿斤以上。餐饮环节浪费更是触目惊心,有专家估算,每年在这方面要白白倒掉800亿至1000亿斤粮食。

再反向算算账。若在各环节堵住“浪费点”,则是一笔“大收获”。以去年为例,全国粮食产后损失降低1%,就可节约粮食130亿斤。而这,接近辽宁省全年粮食总量的三成,等于为辽宁扩容了2300万亩耕地。更重要的是,这“耕地”,是建立在未投入任何土地、水资源,不使用任何化肥、农药等农资,不消耗任何劳动力的基础上,实现的“无形增产”。

所以,不要让粮食浪费在路上。从稻菽成熟的那一刻起,就要管理好每一个环节,防止其“落在地头、坏在粮仓、撒在路旁”,更要避免对其进行过度加工,推动企业切实遵循加工标准,合理确定加工精度,提高粮食加工和转化利用率,降低不必要的损耗。

在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每个人“指缝间的小事儿”,汇聚起来都是惊人的量级。把好各个关口、堵住每个漏洞,人人有责,处处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