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少琦之子回忆父亲——

他向东北民众发回第一篇战地通讯

辽宁日报 2020年11月03日

吴双通过父亲的自述,探寻他与志愿军将士同浴血、共奋战的峥嵘岁月。

10月16日,本报新媒体推出特别策划《独家记忆》,以微纪录片的形式呈现《辽宁日报》前身——《东北日报》视角下的抗美援朝报道和珍贵影像资料,在全社会产生广泛影响。特别是9位战地记者出生入死,真实记录志愿军战士舍生忘死、浴血奋战英雄事迹的壮举,令广大读者深受感动。

70年弹指一挥间,斯人已逝,但追思从未远去。11月1日是《东北日报》创刊75周年,值此之际,本报记者辗转采访到吴少琦、霍庆双的遗孀和后人,听他们讲述两位战地记者以笔为枪的峥嵘岁月和家风故事,向这群在朝鲜战场上塑造“最可爱的人”的新闻工作者致敬。

他,在解放战争时期直面生死,深入敌后,弘扬人民子弟兵血沃中华的磅礴力量;他,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卧雪眠霜,以笔为枪,歌颂志愿军将士无坚不摧的英雄气概。

他就是吴少琦,《东北日报》首批特派朝鲜战场记者,一位把家国情怀融入血脉的党报新闻工作者。

吴少琦深入朝鲜战场3个月,在炮火的轰鸣声中、在子弹的呼啸声中,采写出《在云山战场上》等思想深刻的战地通讯,其中《为祖国而战,为朝鲜人民而战》至今仍被人们颂为经典。

近日,本报记者辗转采访到吴少琦之子吴双,与他共同开启尘封已久的记忆,重回当年枪林弹雨的阵地。

深秋的沈阳,寒云静如痴,松柏诉衷曲。

走进吴少琦曾经的住所,室内没有昂贵的摆设,书架上整齐摆放的文学书籍,散发着睿智与古朴的气息。

记者面前的吴双,穿着朴实,平易近人,黑色树脂眼镜框的后面,是遗传自父亲特有的坚毅和果敢的眼神。随着采访的深入,那些时间无法磨灭的故事,在吴双的娓娓道来中逐渐清晰。

吴少琦,1927年出生于吉林,2013年因病在沈阳逝世,曾任《辽东日报》《东北日报》《辽宁日报》记者,辽宁日报总编室副主任、辽宁省电视厅厅长等职务,是《东北日报》首批派往朝鲜战场的记者。

青年时代的吴少琦,古道热肠、少有大志,随无产阶级革命家投身革命,奔走在战火纷飞的解放战场。

据辽宁日报终身记者李宏林回忆,在四保临江战役期间,吴少琦以视死如归的勇气深入游击区,随武工队越群山、经绝壁,为东北大地的解放鼓与呼,写出大量振奋人心的消息和战地通讯。

前往朝鲜战场的那段经历,吴少琦几乎从未向吴双提及,至离休后在他所写的自述中才有收录。此时,吴双才知晓父亲同样是一名“最可爱的人”。

在很多中国家庭里,与温柔贤惠的母亲相比,父亲在子女眼中往往是寡言和严苛的。但在吴双的记忆中,父亲吴少琦宽宽的肩膀永远是他犯错后可以依靠的港湾,父亲的乐观也是伴随他成长的永恒底色。读起吴少琦所写的自述,文字生动、松弛、平和,字里行间充满正义的力量,处处写尽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以及志愿军将士誓死守卫阵地的英雄气概。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东北日报》作为中共中央东北局机关报,派遣顾雷与吴少琦随同志愿军入朝。

“我俩对能够随军入朝作战,感到十分兴奋,有为祖国献身的决心……”吴少琦曾这样描述入朝时的心情。随后,他到安东附近访问了多所连队,看到大批决心书、请战书,一位连级干部还写下一首诗: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顾雷和吴少琦同时随军的新华社记者陈伯坚,把这首诗用在新闻里发回北京,后来经过谱曲,成为脍炙人口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10月下旬的东北大地寒风凛冽,随时准备过江的吴少琦连续几夜和衣而卧,终于在25日前后的一天夜里,经过浮桥踏上了朝鲜的土地。

此时的朝鲜大地正在遭受美军炮火的轮番轰炸,吴少琦所在的车队随时都有可能受到袭击。第二天早饭时分,一行人刚刚抵达名叫大榆洞的小镇,便立即挖防空掩体,并在坑口插上一些树枝做伪装。刚刚回到宿舍,山头就响起警戒的枪声,就在吴少琦距离防空掩体还有三四步时,美军飞机来到了小镇上空,一位部队干部赶紧向吴少琦喊道:“就地卧倒!”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机翼略过天空的嘶吼声,敌机逐个低空俯冲开始扫射,随后又射下几个大火球,卡车瞬时燃起熊熊烈火……

此后不久,两人便向国内发回第一篇通讯——《在云山战场上》,这是志愿军与美军在朝鲜战场上的首次交锋,也是志愿军同美军较量的首次胜利。

在吴少琦的笔下,志愿军战斗作风顽强、战术灵活,他们以舍我其谁和视死如归的勇气,不畏任何困难、不惧强大敌人的胆魄,用一腔热血铸就正义的胜利。

在辽宁日报终身记者李宏林看来,吴少琦爬山卧雪、穿梭前线采写的战地通讯,全面及时地把战场胜利的消息传回国内,对抗美援朝社会动员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吴少琦还围绕云山之战所获得的事实,写成了至今仍被人们颂为经典的《为祖国而战,为朝鲜人民而战》,生动反映了志愿军将士所具有的高度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经《人民日报》转载的同时,人民出版社还以此题为书名将其选入通讯集。这些带有鲜明历史印记的文字,不仅真实再现了70年前朝鲜战场的战争岁月,其背后的采访环境、稿件内容和主题凝练同样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1950年12月初,在吴少琦采访的路上,一场险情发生了。

那时,四十军正准备突破“三八线”,吴少琦随同换防部队乘坐卡车向南方进发。突然间,山头响起警戒枪声,又是敌人的飞机在伺机发动进攻,车队只能立即寻找掩体。

天黑之后,车队继续前进。半夜时分,车队走上一条山路,右侧是高山,左侧是五六米高的峭壁,峭壁之下就是清川江。吴少琦所乘车辆在悬崖一侧缓缓行驶,突然左侧的前后车轮滑到路外悬空,车身向左倾斜,连人带车栽在清川江的冰面上,随即砸碎冰面跌进水中。

吴少琦当时坐在货箱的左后方,车身向下翻时,巨大的惯性将他甩到车外,左膝严重磕伤,下半身没入冰冷刺骨的江水中。

吴双向记者回忆说,江水的寒气直冲父亲的心肺,直到后来,每每到季节更替之时,父亲的腿脚都会感到刺骨的疼痛。

在四十军采访后期,吴少琦左膝的伤势越来越重,此时《东北日报》已经派出刘爱芝到朝鲜采访。虽然吴少琦准备参加完第三次战役再回国,但他最终还是听从命令,搭乘四十军回国车队回到祖国。

回到阔别已久的《东北日报》,吴少琦又接连完成《美李军“生命线”的毁灭》《我们为祖国争光了》《当我回到祖国的时候》等多篇通讯。

“保家卫国笔为枪。父亲在炮火连天的朝鲜战场上,与同样远离祖国的志愿军将士同浴血、共奋战,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虽然硝烟弥漫的岁月距离我们越来越远,但是他们留下的精神财富永远值得铭记和弘扬。”吴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