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子里的好日子

辽宁日报 2020年11月02日

更多精彩 扫码观看

本报记者 刘 佳 见习记者 刘 璐

记者来到康平县张强镇七家子村村民陈海家时,陈海正在院里晒太阳,身后是刚刚翻盖的房子,红瓦白墙,干净亮堂。

今年春天,陈海家被列入危房改造计划。之后,施工队入驻、镇干部监督,不到一个月,老两口喜迁新居。

“以前住的老房子大梁都烂了。”陈海慢慢地说。“一下大雨,屋里就成了水帘洞,因为危险,镇里村里的干部就把我们转移到临时安置点。”老伴王秀范赶忙补充。陈海今年61岁,9年前得了脑血栓,生活陷入窘境,原本打算盖房子的钱都用在治病上。

为了让贫困户住上有安全保障的房子,2016年以来,我省从实际出发,不落一户,开展全省农村危房改造存量摸底调查。康平县作为辽宁省15个重点贫困县之一,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很多老百姓仍住在早些年盖的土房里,因此,这里也成了农村危房改造的“主战场”。

陈海家的墙上贴着一张危房改造明白卡,清楚地记录着危房等级和补助标准:D级危房,补助5万元。这也是全省农村危房改造补贴最高标准。

2018年,康平县制定了《农村危房改造最低标准》,2019年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D级危房改造补助标准从每户3万元提高到5万元,同时对水泥标号、瓷砖型号等建筑材料也设定了标准。“在施工时,我们也会灵活调整,充分尊重百姓要求,比如有人觉得瓷砖太滑,那我们就做水泥地面。”康平县住建局负责人张友杰介绍。

本着“危房不住人,住人不危房”的原则,康平县住建局从鉴定、施工、监管、验收4个环节对危房改造进行层层把关。“在验收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我们会随时叫停,并下发整改通知书。对农民来说,盖房子是天大的事,我们一定要做好。”张友杰说,“尽最大努力让百姓的满意指数与舒适指数都达到最高值。”

2016年至今,康平县共计改造农村危房3221户,不仅让贫困家庭有了安全温暖的家,也助推康平县如期摘掉贫困县的“帽子”。

采访结束,王秀范扶着陈海慢慢地走到院子中央,准备再晒一会儿太阳,阳光缓缓地将屋子的影子和二人的影子融为一体,温馨又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