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手指”,把穷山沟“点”成聚宝盆

荒地村,地不荒人也不慌了

辽宁日报 2020年11月02日

本报记者 孔爱群

打开蜂箱,小心翼翼取出一盘蜂巢,上面爬满小蜜蜂。

“这就是中华蜂!”10月20日,在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朝阳镇荒地村,养蜂人、建档立卡贫困户王春国提着蜂巢对记者说,“原来一箱蜂,现在变成20箱了。”

“中华蜂是中国特有的蜂种,不随蜜源走,可定点饲养。”一旁的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专家许思明解释,中华蜂体形小,采小花蜜,蜂蜜每公斤售价可达400元以上,“一箱蜂能顶一头牛!”

荒地村曾是远近闻名的“穷窝窝”,全村625户人家,建档立卡贫困户就占了近1/6。

现在的荒地村一改旧貌,除了养蜂,食用菌、中草药、经济林等致富产业也“遍地开花”。一样样加起来,去年全村年产值达到3450万元。

如此巨变,从何而来?

这还得从6年前说起。2014年8月,中科院沈阳分院组建科技扶贫工作队赴荒地村,皮英民担任村“第一书记”,同年11月,增派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许思明做技术负责人;2018年,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宋卫东作为村“第一副书记”也加入队伍。为了让荒地“不荒”,仨人在村里同吃住,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用在了产业发展上。

荒地村,八山半水半荒一分地,山上大部分树木为柞树,全村一半多农户靠养蚕赚钱,但受天气、病虫害、市场因素等影响,收入并不稳定。

柞木是生产食用菌的最好基料,工作队一来到村里,就想到了种植食用菌。“就地取材,既节省成本,又见效快。”皮英民说,过去由于资金投入问题,全村仅有3户种植食用菌,无法形成规模,卖也费劲。“要干就干大!”经村“两委”多次商讨,最后决定引进资金进行规模化生产。2016年底,100亩香菇标准化生产大棚建成,招商引资198万元。同时,建起240平方米冷库一座,150平方米干燥室一间,260平方米简易加工房一处,翌年收入就达到260万元!

“现在大棚已发展到300个,年收入近千万元。”在香菇生产小区里,许思明介绍,冷库出租费作为村集体收入,村民可自己种菇,也可打工,这里用工高峰时吸纳劳动力达200人,贫困户优先就业。

“在这里剪菇腿,一天可以挣80元。”在一堆刚采收的香菇前,腿有残疾的贫困户丁秀云手不停闲地说,“儿子上大学,我不出村打工,坐在家里分红,搁过去,哪敢想!”

(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