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年历史的襄平书院 光建设就用了55年

辽宁日报 2020年10月29日

更多精彩 扫码观看

襄平书院正房。

本报记者 朱忠鹤 文并摄

灰色砖瓦,暗红色木质窗棂,书韵隐藏在雕梁画栋之中。在辽阳市第四高中院内,一座二进四合院的古朴院落位于校园一隅。这就是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襄平书院。

书院至今仍被作为教育场所

迈过书院正门高高的木质门槛,即融入了满院的清幽与雅静。一地陈旧青砖,几棵繁茂大树,左右两侧传统厢房环抱围合,房檐下几只高悬的灯笼,灰色、绿色和暗红色几种简单颜色将整个院落填充得雅韵十足。

迈过第二道门槛,正房内,匾额高挂,上面写着“公勤毅”3个烫金大字。书法苍劲有力、浑厚大气。

书院虽历经百年,至今仍在发挥着教育作用。辽阳市四高后勤部门负责人孟凡辉对整个校舍利用情况了如指掌。他说,目前书院是学生“第二课堂”的主要活动场所,绘画、国学诵读等拓展课程都在书院的教室内进行,书院有时候也举行画展、歌唱比赛等活动。百年书院作为学校的一部分,且至今仍在发挥教育作用的,省内较为少见。

“襄平书院”其实是旧名,这四个字随着时间演进多次变化。清光绪年间正式开立后,运营仅10年的襄平书院随着义和团兴起、政局动乱、资金不足而宣告停止。两年后,也就是1902年,“襄平书院”更名为“襄平学堂”。

此后的襄平书院开始了频繁的名称变更与归属权变化。从辽阳州师范学堂、襄平公学校、辽阳师范学校、辽阳县立师范学校、辽阳县立中学校,到之后的奉天省辽阳第二国民高等学校、辽阳联合中学,再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辽阳市第一中学、辽阳市中学、辽阳麻纺织厂东风中学、辽阳市第二高级中学,直至现在的辽阳市第四高级中学,襄平书院一直矗立原处,目送着时代更迭,学子聚散。

道光年间立项,光绪年间建成

作为古城的辽阳在历史上一直文风较盛。《奉天通志》记载:“辽阳州儒学有辽左书院、习武书院”。这也就是说,明代的辽阳有一座辽左书院、一座习武书院,这两座书院在当时规模宏大、文武并茂,但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书院“皆废”。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辽阳开始设立学宫,这时有了州学,修复了文庙,但并没有恢复明朝时期的书院。到了雍正时期,辽阳开始设立义学。

《辽阳县志》记载,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章朝敕来到辽阳任知州,他感到辽阳“地近陪都(沈阳)尤为重要”。他又看到辽阳义学破旧,于是开始四处集资对义学的校舍进行修葺。与此同时,章朝敕拟计划将辽阳义学改为襄平书院。这是襄平书院动议之始。但谁也没有想到,襄平书院的开立此后一波三折,历经坎坷。

章朝敕有此动议之时,清王朝已深陷内外交困之中,而对地方来说,各项经费更是捉襟见肘。《辽阳县志》记载,当时辽阳作为基础教育的义学有一部分学田,办学费用有一定保障,但如果转为中等教育的书院,则需要增加多项开支,仅靠义学现有经费无法保障,于是,改为“襄平书院”一事搁置下来。

35年后,即清光绪元年(1875年),辽阳知州与一些名流筹集捐款,再次动议筹建襄平书院。然而,不知何故,筹集的款项并没有开立书院,而是对义学学舍进行了大修。

两年后,辽阳一位代理知州继续积极倡导,捐资赞助书院建设,想法还未实现,此人又调离到其他地方任职,就这样书院建设又停滞下来。

清光绪十年(1884年),章樾任辽阳知州,此人热衷学务,重拾改建书院的想法。看到办院经费短缺,章樾自行捐薪赞助,并积极倡议募捐。看到义学地势较为低洼,庭院窄小,不利于书院改建,在募捐同时,章樾筹划另外开辟一处新址来扩充校园,建设书院,这是襄平书院正式开立书院的开端。然而,正准备进一步推进时,章樾被调往他处任职。

章樾的继任者张锡蕃见书院筹备工作已经启动,他生怕中止,除了马上拿出自己的薪俸资助书院建设外,又积极向士绅富商劝捐。与此同时,张锡蕃与众人商议,动用从前所募的钱款,在城内大东门里刚家胡同购置园地一块,准备新建一座规模宏伟、院庭宽敞、屋宇明亮的襄平书院。

然而,就在书院眉目渐明时,张锡蕃又调任他处,不过书院建设并未中止。光绪十二年(1886年),新任的辽阳知州徐芙卿同样重视书院建设,当时的士绅一致呼吁要为书院购置学田,徐芙卿亲理此事,使得书院办学资金有了保障。

4年后,也就是1890年,襄平书院工程竣工,正式启馆授课。从1835年有此动议到1890年正式开课,襄平书院用了整整半个多世纪才最终建成。

“东师范”毕业生达3600人

1900年,风云激荡,清王朝已陷入风雨飘摇之中。此时的襄平书院资金严重不足,无奈之下,襄平书院在送走最后一名学生后,不得不关上书院大门,书院仅维持了10年。1902年,襄平书院改为“襄平学堂”。

辽阳市第四高中特意在襄平书院内选择一间校舍改建为书院小型博物馆。在一块竖立的玻璃板上,以“学校校名变迁一览表”为名,清晰罗列自1835年至今的校名变化。在长达185年的时间跨度中,襄平书院更名达20多次。其中,1905年至1938年之间的“辽阳东师范”较为有名。

“辽阳东师范”只是辽阳当地人的俗称。清末,辽阳知州在奏请奉天将军批准后,借用襄平书院的旧址,于1905年创立了辽阳官立师范学堂,因为当时所辖的男师范学堂在东侧,所以,当地人就习惯把这座学校称之为“东师范”。虽然此后这一学校多次变更校名,但辽阳当地人仍称呼其为“东师范”。资料记载,从1905年成立到1938年,“东师范”毕业生约有3600人。

对于书院这样一种教育形式,沈阳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会会长、知名文化学者初国卿介绍说,书院起兴于唐、盛于宋、亡于清。从诞生到结束的1000多年里,书院的形式不断变化与完善,其内容也不断丰富与填充。比如,北宋初年的书院,就因为面临官学在政权更迭中被摧毁而承担起了主要教育重任。到了清朝末年,随着清廷将书院改为学堂,书院这样一种延续了千余年的形式也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具体到辽宁,明代在辽东除了卫学、社学之外,曾大兴书院之风。据《奉天通志》记载,当时除了沈阳卫的蒲阳书院,还有辽阳的正学书院、习武书院;北镇的河西书院、崇文书院;锦州的辽右书院等。“书院的一些制度设计对今天的教育仍有借鉴作用。”初国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