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金刚川》拍摄现场。
本报记者 王臻青
电影《金刚川》自10月23日上映以来,引发观影热潮。记者从电影《金刚川》联合摄制方之一——辽宁省委宣传部了解到,目前,《金刚川》票房已达4.18亿元。在《金刚川》热映的同时,又一部抗美援朝题材电影《鏖战长津湖》剧组已在北京举行开机发布会,该片也将在丹东取景拍摄。
丹东观众:我和爸爸妈妈流下了热泪
在影片《金刚川》拍摄地丹东,市民观影热情高涨。记者从丹东了解到,该片首场放映以及每天晚5时至9时的场次观影人数较多。据了解,观影人群年龄在20岁至70岁之间,其中,有一些年长者在儿女的陪同下观影。在这些观众中,既有集体观影的人群,又有举家前来欣赏影片的家庭。记者从丹东一家影院了解到,丹东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50名民警集体观看了电影《金刚川》。当看到大银幕上出现熟悉的家乡景物时,他们心情激动。熟悉的板栗树、玉米地以及鸭绿江沿岸景色,出现在大银幕上是如此亲切。当影片中出现志愿军战士为守住桥梁前仆后继、不畏牺牲的场景时,观众席一片静默,很多观众在擦拭眼角的泪水。“志愿军战士以血肉之躯抢修战火中被损毁的木桥,看到这里,我热泪盈眶,用心潮澎湃形容观影过程并不为过。”民警张衷豪说。
在丹东另一家影院,影片放映结束,多名年轻人意犹未尽地站在影片宣传海报前合影留念。市民陈巍搀扶着70岁的父母一边讨论剧情,一边走出放映厅。她说:“家乡丹东是一座英雄城市,我的爷爷奶奶经历过那个年代。影片生动而深刻地再现了历史,感动得我和爸爸妈妈流下了热泪。”说这些话时,陈巍的眼眶红了。
沈阳影评人:拓宽了军事题材影片的拍摄手法
辽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著名影评人李东在《金刚川》首映当日就观看了影片,他认为,这是一部史诗风格的影片,《金刚川》的故事内核源自真实的历史事件,以“一条大河”搭建故事舞台,用鲜活的士兵个体形象与感人的英雄群像交相辉映,以牺牲、奉献、无畏、崇高的感人事迹生动诠释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作为第六代导演的代表,管虎的影像创作具有鲜明的“纪实美学”风格,比如,他善于用朴素的方式反映事件本质,善于运用电影的“写实”和“记录”功能,关注小人物,描摹大背景,反映大事件中的普通人,凸显电影故事强烈的现场感和真实感。这些风格特征在《金刚川》中趋于成熟,且得到了优化。
作为一部军事题材影片,主创团队在影片的叙事结构上大胆创新,采用了“多声部复调结构”,针对一个历史事件,分解出士兵、敌人、炮手不同视角。三种视角推进,情节多重交叉,交织呈现,内容上既有呼应、重叠,又有延展和开掘。好似一幅360°的全景画,勾勒出整场战斗的立体画卷。影片塑造的人物形象丰盈、饱满,步兵班长、炮兵排长、工兵连长、战地通讯员……英雄群像感人至深。演员张译的表演令人称道,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十分准确,他的神情和动作精准,表演状态投入、忘我。管虎、郭帆、路阳三位导演联合执导,体现了中青年导演团队的协作精神,影片仅用两个多月便完成了拍摄和制作,彰显出中国电影的实力。
“纪实性空间”即对客观生活自然空间原貌的再现。《金刚川》正体现了史诗大片“纪实性空间”的艺术魅力。《金刚川》在丹东乡村选景拍摄,主创团队选取与抗美援朝战场相似的地貌、自然环境,比如:玉米地、树林、山丘、河流……“纪实性空间”的营造为讲好英雄故事提供了恰当的场域。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金刚川》主创团队较好地处理了“大”与“小”“宏观”与“微观”“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在大历史中找到小切口,在宏观战役中聚焦微观局部,在志愿军集体群像的刻画上,该片独具匠心,摒弃了脸谱式刻画人物的方式,而是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人物心理与行为。《金刚川》的故事讲得有层次、很立体、接地气、不做作。影片既有主旋律电影的高立意,也有中国式大片的感人点,既能挥毫泼墨壮阔恢宏的历史画卷,又能以工笔细描具体的人物和事件,远看是山川,近看是人格,横看成岭,侧看成峰。《金刚川》在中国电影摄制方面进行了一次有益的探索,为进一步开拓军事题材影片的表现形式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