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的“降维打击”

辽宁日报 2020年10月21日

高 爽

一直很喜欢演员何冰,很简单的理由,演技好,人又低调朴实。最近,他在一档电视节目里的一番话,引起了网上的一番争论。

本来是一档跟“追梦”主题有关的节目,但是争论的结果却把焦点引到了演技这个当下的热点话题上。何冰认为,技术不是最重要的,心里要有梦想,心里只想着技术框架,是完成不了“进球”的。我觉得何冰说得很有道理呀!任何一个职业,最开始学的是技术和方法,到最后拼的都是目标的坚定、知识积累、阅历和文化。这应该算是一个基本常识吧?可是有些网友却不买账,说何冰的话“假大空”,“梦想、思想”之类的都是很虚无缥缈的东西,何冰本人功成名就,说这些话不能给年轻演员带来任何帮助。

看到这场讨论,我突然想到了一个近来在互联网上很流行的词:降维打击。这词来自科幻小说《三体》,大概意思是说高维度生物靠着降低维度打击低维度生物。在网络上,网友们把很多实力不对等的竞争和争论都调侃为降维打击。何冰的艺术成就是没得说的,他对演技的理解肯定比年轻演员、更比我们这些普通观众要理解得更深刻。这应该就是一种降维打击吧?

但是,网上的“评论家”为什么明知道自己与何冰相比是更没有资格评论演技的,却还会跟他对刚呢?我觉得这才是一个更值得讨论的问题。不知道是不是可以发明一个词,这种情况应该叫做逆向的降维打击吧。

这些年里,我们一直在适应互联网思维,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网络上人人都拥有话语权、拥有对热点问题的评论权,这也是我们一直以为互联网较传统媒体更开放、更多元的原因所在,当然有它的先进性。但是,对于专业领域的问题,一个非专业的网民如何使用自己的话语权,却是需要来学习的。

这方面的例子太多了,很多争论之所以总也争不出个结果来,往往和专业人士与非专业人士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有关。比如欣赏诗歌,我一直认为在所有文学体裁中是最需要门槛的,但在很多网民的评论中,却可以把对一首诗歌的欣赏简化为对作者的人品、日常言行的评论。虽然确实有“文如其人”这样的说法,但至少应该就诗论诗吧。如果说诗歌、戏剧这些本来就是以公众为传播对象的东西,还是可以用最简单的“你是不是打动我”“我喜不喜欢”来评论的话,那在一些更为专业的领域,比如“量子力学”等,也能看到网络上只从个人生活经验出发甚至带着情绪的评论,有时还会形成一个炮轰的热潮,给专业的发言人造成很大的压力。还有一种情况,一些本来在某些领域确实是资深专家的人,一旦成了网络红人,就有些不清醒了,对很多非专业领域的事情也大胆地评论起来。

何冰说,讨论演员演技的综艺,要是能把“演员如何诞生”弄清楚了,还要戏剧学院、电影学院干吗使?“如果全员都在谈论演技,这就不是一个正常的,健康的现象。”这话其实也可以放在网络上对其他专业领域的讨论上。还是那句话,在专业领域,还是应该尊重专业意见。每个人都可以在网上当评委,但在你不擅长的话题上,最好还是先听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