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扩大消费为引领构建新发展格局

辽宁日报 2020年10月20日

王 波

核心提示

当前,在我国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需要构筑更强大的国内消费市场。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辽宁将如何以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来更好更快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值得我们深入辨析和探究。

充分发挥消费引领作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严峻,过去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唯有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真正持久动力。新发展格局下,应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特别要扩大消费需求,充分挖掘并有效释放消费潜力。我国自1998年中央文件第一次明确将“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一项政策提出后,随后的20多年里,一直都在采取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如今消费已经连续6年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凸显。2019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7.8%,分别比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额高26.6个和46.8个百分点。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4个方面15项政策措施,又一次为居民消费升级创造了政策条件。

消费结构升级是驱动经济发展的助推器。201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力促产业和消费“双升级”。消费结构升级可以刺激其他关联产业的消费,进而有效地扩大内需,这是因为消费结构升级较为顺利,与此直接或间接关联的建筑、机械、石化等传统产业以及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都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因此,消费升级成为引导产业升级的主导力量,以消费升级赋能产业升级,能够为经济发展创造出更大的需求。尤其是居民在由实物消费向高质量实物消费、服务消费转变过程中,对健康养老、科技信息、现代物流、旅游休闲、文化娱乐等需求增大,就会推动这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较快发展,进而通过构建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现代产业供给体系,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型消费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消费升级顺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并与发展的根本目的相契合。消费升级促进了新型消费的发展,反过来新型消费又会助力消费升级。今年受疫情影响,直播带货、在线教育、线上问诊、无接触消费等新型消费迅猛发展,有效促进了消费需求回补、消费潜力释放。新型消费业态和新型消费模式对于稳定和扩大就业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按照中央提出的“六稳”和“六保”工作要求,就业居于首位,新型消费催生新就业正在带来逐步凸显的就业增长效益。因此,在新发展格局下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不仅是我国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的一项战略任务,而且是惠民生的一个重大课题。

消费联动下的区域协调发展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助力

辽宁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谋划以消费为纽带增强与其他地区的互动水平,促进形成点、线、面融合的区域协调发展空间,构筑更强大的国内消费市场。

突破一个“点”。围绕扩大辽宁消费需求这个“点”,我们只有练好自身内功,做好居民在辽消费的大文章,才能更好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目前,我国拥有14亿人口、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立足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需要顺应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并结合新型消费不断崛起呈现出的新变化,以提供创新产品和服务来满足不同类型消费群体的需求。同时,辽宁现有的4400万人口,是我们可以利用和挖掘的消费潜力。2020年国庆、中秋双节同庆,“超长黄金周”全省接待游客5044万人次,假期前七天恢复到去年同期的87.02%;综合旅游收入305.13亿元,假期前七天恢复到去年同期的75.04%。很显然,疫情过后重启的“假日经济”、被点亮的城市“夜经济”,有效地激发了市民的消费热情,也证明辽宁居民较强的消费能力。下一步,仍需深耕消费市场,积极培育消费热点,释放居民的消费潜力。

绘成一条“线”。东北地区是振兴发展的整体,辽宁需要发挥引领作用,利用区位交通优势,以辽宁消费市场为原点将东北地区所包括的黑龙江、吉林以及内蒙古东四盟构成的区域空间绘制成一条“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打破区域行政壁垒和制度性障碍,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让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加顺畅,激发东北区域消费活力,以提振东北消费经济。同时,消费是城市的一个重要功能,沈阳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更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近日随着沈白高铁辽宁段开工,辽宁真正实现14个城市+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高铁全覆盖,拉近了与哈长城市群和辽中南城市群的时空距离,交通便利方便了人们常来常往,交通网络愈发达,愈便于推进城市群、都市圈、经济圈的形成。东北应在形成一个小发展格局的同时,服务整个国家大发展格局。

辐射一个“面”。辽宁应以全面对接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作为主要抓手,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加快形成南北区域协调发展的消费市场格局。深化辽宁区域消费联动机制,建立全国统一的内需市场,加强区域分工合作、产业协同推进和要素有序流动。目前,辽宁消费形态正在由实物消费加快向服务消费转变,按照发达国家经验,2007年辽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达到3428.6美元,服务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从统计指标上看,近年来辽宁以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其他用品和服务4个指标为代表的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持续增长,但辽宁服务业发展程度却不高,与发达省份还有明显差距。因此,辽宁应借助协同发展的区域格局,通过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加强服务产品开发,努力提升服务供给体系对消费需求的适配性。

辽宁以扩大消费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路径选择

消费是消费主体(消费者)、消费客体(产品和服务)、消费环境(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各种外在条件)的结合,即消费是连接人、货、场的各种因素。为更好更快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我省需要从以下方面精准发力。

第一,补齐民生短板,培育壮大各类消费主体。目前,我省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民生领域还有短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居民的消费能力。一方面,促进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同时合理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缩小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想方设法多渠道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所占比重,大力调节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加快构建橄榄型社会收入分配格局。另一方面,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促进民生领域均衡发展,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财政支出继续加大对教育、养老、医疗、住房等重点民生领域的资金支持。争取从根本上解除居民的后顾之忧,使居民能消费、敢消费。

第二,厚植“辽字号”品牌优势,扩大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从供给端看,我省服务和高品质商品供给明显不足,这就要求我省企业顺应形势,主动作为,优化产品,升级产业,积极培育消费热点。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三篇大文章;面对分层化的市场特征,构建更加成熟的细分消费市场,使消费领域逐渐覆盖到信息消费、体验消费、养老消费、健康消费、文旅消费、绿色消费等非商品型消费;迎合新型消费需求,加快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积极开发电商直播、远程消费等数字化产品和服务;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大为新商业浪潮下涌现出的产品及服务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力度,注重引导企业的投资倾向,提高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

第三,加强市场监管及完善相应配套,优化消费发展环境。近年来,国家以及我省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要将这些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保护居民消费权益和消费信心。完善质量监管体系,依法强化生产和流通领域质量监管工作,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加快破解制约居民消费的体制机制障碍,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营造有利于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提供消费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环境;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住新型消费浪潮带来的新发展机遇;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优化农村消费环境,拓展农村消费市场;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

行百里者半九十。辽宁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需充分发挥自身固有优势,正视自身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打通消费领域的痛点难点堵点,在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乘风破浪、乘势而上,开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新征程。

(作者单位:省委党校(辽宁行政学院、省社会主义学院)经济学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