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塔、有亭、有寺、有祠堂

海城厝石山:古迹隐在山石间

辽宁日报 2020年10月17日

更多精彩 扫码观看

惜字塔侧面。

游客从红褐色的山石中走过。

惜字塔正面。

去思亭。

光彩亮丽的琉璃影壁。

本报记者 朱忠鹤 文并摄

核心 提示

海城厝石山公园依山而建,山中布满了红褐色巨石。在核心保护面积为1.4公顷的公园内,至今仍较好保存着包括琉璃影壁、去思亭、惜字塔等多处不同年代的历史古迹。如此密集的古迹集于一处,使得厝石山公园明显区别于其他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文化街区档案

名称

厝石山历史文化街区

时间

清末至今

位置

海城市内

核心保护面积

1.4公顷

厝石山公园 复建于光绪年间

厝,辽宁地名中较少使用的一个字,却出现在了海城市一处历史街区中,这就是厝石山公园。

当地人称,因为厝石山上多有奇石,参差交错,酷似天外来石,因此结合《诗经》中“他山之石,可以为错”,取名“错石山”,后演变为“厝石山”。实际上,在《说文解字》中,“厝”也有砺石的意思。因此,这座石丘也有可能最初就叫“厝石山”。

虽然名中带“山”,但厝石山远没有其他山峰那般雄伟、挺拔。这座海拔仅49.9米的山丘,坡道平缓,徐徐抬升,即使快步登顶,也不至于气喘吁吁。

刘鹏,海城市文旅局文物科科长。这位土生土长的海城人对布满红褐色石头的厝石山了如指掌。相传在唐朝时期,海城建有土城,而这座土城的中心点即是厝石山。虽然这段历史并没有出土文物佐证,但在海城人的口耳相传中,这似乎已成为既定事实。

辽金时期,海城分别称为海州、澄州。历史记载,当时的厝石山上建有一座明秀亭,供文人雅士赏风弄月,怡心怡情。明清时期,海城别称“临溟”,并不宽博的厝石山成为各式古迹的集纳之地,在“临溟八景”中,有四景位于厝石山上。“可以说厝石山是海城城市发展的核心和原点。”刘鹏说。

今日面貌的厝石山公园建设时间始于百余年前的清光绪年间。

日俄战争时期,位于交战区的海城也成为两国争夺重地,厝石山上的他山书院、文庙等多处建筑惨遭破坏。据《海城县志》记载,日俄战争结束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一位名叫管凤和的知县筹集六千两白银,在厝石山西麓,随形造景,复建园林。

厝石山公园从复建至今,虽也历经疾风骤雨,但多数古迹有幸保存下来。保安寺、惜字塔、文庙的崇圣祠、去思亭、靖安祠等建于100多年前的建筑至今仍较为完好地矗立在石山之上,这也让厝石山成为省内为数不多、大密度集合古迹的城中公园。

厝石山以山中布满红褐色巨石而称奇,而那些嵌入巨石之中的建筑更是奇中生奇。推开百年前建造的靖安祠大门,狭小院落中耸立着多块红褐色巨石赫然入目,这些巨石似乎从泥土中长出来,半露地面,半藏土中。不仅如此,靖安祠东、南两侧也被巨石簇拥。与其说靖安祠建在山上,莫不如说它建在石中。

琉璃影壁从皇家御窑迁移而来

伫立在厝石山脚下的琉璃影壁原本并不在这里,而是在位于海城市析木镇缸窑岭村的黄瓦窑前。

黄瓦窑为皇家御窑,专为清代皇家建筑烧制琉璃构件,沈阳故宫、清福陵、清永陵等多座建筑的琉璃构件均出自黄瓦窑。60年前,黄瓦窑原址受到洪水侵袭,经众人商议,将琉璃影壁迁移至此。

虽然脱离原址,失去了彰显荣耀的意义,但这座明黄艳丽、寓意吉祥的琉璃影壁却为人文积淀深厚的厝石山增色不少。

琉璃影壁由基座、影壁墙、影壁顶组成,全部构件均为琉璃构件。琉璃影壁的顶部为起脊两坡式。在影壁顶端,装饰有卷云形状的绿色琉璃砖,脊的下面是绿釉琉璃筒瓦垄,檐头有圆形瓦当和滴水瓦,脊两端原本各有一个琉璃鸱吻,但如今均已不复存在。

中国传统的吉祥祝福在这座影壁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影壁正面有三幅图案,中间是“鹤鹿同春”,“寒松劲节”与“竹报平安”则环拥两侧。在影壁背面,是“麟趾呈祥”“封侯挂印”与“连升三级”,三幅图画相对独立,但又融为一体,不得不赞叹设计者与制作者的匠心独运。

《海城县志》记载,这座影壁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道光皇帝为了表彰黄瓦窑当时的窑主侯振举烧窑有功,特意御赐这座影壁。

资料显示,最早记录黄瓦窑的典籍是《清史稿·盛京五部·工部》。又据《海城县志》记载:“城东南三十五里,在岩山山麓有黄瓦窑制黄绿琉璃瓦,清时工部派五品官监制,以备陵寝宫殿之用。”

海城黄瓦窑作为我国清代仅有的两座琉璃官窑之一,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考古发现,官窑遗址中出土的“昭陵角楼”“清宁宫”“大清门”“永陵”“启运殿”“北镇庙大殿大脊”等带有文字标识的琉璃构件,虽然字迹潦草,歪歪扭扭,但这些字也证明了沈阳故宫、关外“三陵”乃至努尔哈赤最早的“金銮殿”——辽阳八角殿等位于辽宁地区所有的皇室建筑,其使用的琉璃建材均来自海城黄瓦窑。黄瓦窑遗址面积为15.75平方公里,主要由窑址、官厅、工房等组成,位于厝石山公园内的这座琉璃影壁原来就矗立在黄瓦窑官厅前。

海城市博物馆副馆长李荣升对这座琉璃影壁给予很高的评价。他说,无论从影壁建筑的造型和风格特点,还是琉璃的装饰,琉璃影壁实为民间琉璃建筑艺术之珍品,是我省现存的文物中比较重要的一处。不仅如此,影壁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总体保存尚好,其精湛的雕刻艺术、具有时代意义的建筑风格,为研究我国的工艺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北方唯一的惜字塔

漫步厝石山公园内,树木环绕,巨石拱卫。当绿色与红褐色成背景色,位于厝石山上8.5米高的灰黑色惜字塔显得更加挺秀、精巧。

惜字塔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也就是中日甲午战争全面爆发那一年。当时的海城知县徐钺委托士绅曲泳长,在重修文庙的时候建造了惜字塔。

这座塔的设计以实用与美观为主。惜字塔为翘檐砖塔,共分两层,呈六角,为空心柱形,由塔基、塔身、塔刹组成。

塔基为石质,部分位于地下,地上外扩部分用水泥罩面。塔身双层,第一层塔身高约4米,空心六面,每面长近2米,正南面开门,每面塔身上端饰有仿木砖雕的雀替、额枋、斗拱、方椽等,六面砖檐上共有垂脊六条,每条垂脊末端各有跑兽一只。第二层塔身内收,外有一圈砖砌护栏,立有12根砖柱,塔身上端饰有仿木砖雕纹饰。塔刹为葫芦形,高约1.5米。

虽然名中带“塔”,但实际上,惜字塔的功能并非用于礼佛,而是当时的地方官员和文人销毁公文和墨宝的地方。

李荣升介绍说,中国古代的文人一直认为文字是神圣和崇高的,写在纸上的文字,不能随意亵渎,即使是写了字的废纸,也必须诚心敬意地烧掉。

史料记载,惜字塔始建于宋代,到元明清时已经相当普及。惜字塔通常建造于场镇街口、书院寺庙内、道路桥梁旁,有些大户人家也在自家院内建有惜字塔。有些塔龛中供奉仓颉、文昌、孔圣等神位,并配以相应的楹联与吉祥图案。

国内保存下来的惜字塔数量较少。据统计,目前只有我省的海城市、江西省万载县、安徽省岳西县和台湾省的桃园县等地还保存有为数不多的此类建筑,而且建筑风格各异。经对比其他地区的惜字塔类建筑,海城惜字塔为六角二层空心柱形翘檐砖塔,形式规整、砖雕精美,建筑类型更符合晚清风格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