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的浪头机场、青椅山机场、前阳机场、大堡机场、大孤山机场,沈阳的于洪机场、北陵机场、东塔机场,还有辽阳机场、鞍山机场……在辽宁,抗美援朝时期抢修、抢建了不少机场,它们见证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的诞生与成长。
40天抢修丹东浪头机场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安东市(今丹东市)作为最靠近朝鲜战场的国防前哨,修建可供志愿军空军起落的飞机场势在必行。当时,辽东省修建委员会将目光投到了浪头机场上。
丹东的浪头机场是日伪时期修建的,到了1950年,这个旧机场因为年久失修,跑道表面的水泥已经风化,不能适应飞机的起落了。经过现场勘察后,工作人员发现机场的飞机跑道又窄又短,不适宜当时的作战方式,他们决定在旧跑道的东侧重修一条适用于各种飞机起落的跑道和滑行道。
浪头机场是一线作战机场,地位十分重要,修建时间紧,任务重。
浪头机场开始修建时,除了空军的建筑部队外,辽宁多个市县的战勤民工都参与了机场的修建,例如鞍钢基建处的抗美援朝工程队。修建期间,施工现场还遭到了敌机的空袭,但在全体参建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只用了21天就完成了跑道的浇筑工程。大家再接再厉,继续修建滑行道、飞机掩体等机场设施,整个机场只用了40天就竣工了。
动员大量民工参与机场建设
短时间内抢修机场,投入的人力、物力都是巨大的。受当时条件所限,机械化施工程度较低,只能采取人海战术施工,为此众多辽宁人作出了极大的贡献。除了丹东地区的一线机场,在沈阳、辽阳、鞍山等地,辽宁人也修建了可供志愿军空军使用的二线机场。
沈阳市为了保质保量地修建于洪、北陵、东塔这三座军用机场,每天要调用民工2万余人,各种车辆千余台。数据显示,除了动员全市机关干部、工矿职工和学校学生参加义务劳动,还动员民工共78.3万余人次。
辽阳机场是非常重要的二线机场,当时志愿军空军的参战飞机多由该机场转到丹东的一线机场作战。1950年8月,上级决定迅速扩建辽阳机场,要求在20天内完成扩建任务。这项工程任务包括修建20万平方米的主体跑道、滑行道、机窝等,工程量浩大,时间要求紧。为了按时完成任务,指挥部调集了一批施工机械,科学安排人力和机械,昼夜施工,仅用了17天就竣工了。
从不耽误机场的战勤工作
林辉英是庄河市人,曾经在大孤山医院工作过,他回忆:“冬季每逢下雪,孤山镇都要组织党团员、入党积极分子,扛着木锨拿着扫帚到机场去除雪。”为军用飞机场跑道扫雪,是抗美援朝战争时期辽宁各地民工承担的战勤任务之一。
为了确保战机安全起降,许多地区成立了扫雪委员会。在辽阳市扫雪委员会的指挥下,辽阳的民工以降雪为信号,随时与机场保持联系,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指定的地点,及时清除机场上的积雪,保证机场正常使用。丹东市的扫雪委员会在1952年改称为修建委员会,抽调民工5200人、650台大车,负责机场的维修工作。
程荣福是志愿军空军的机场特设员,他曾在回忆录中写道:“整个冬季,每逢下雪,方圆二三十里的人们就从四面八方涌向机场,连夜突击,清除积雪,我们从来没有因为跑道封雪而耽误过战斗机出动。”
词条
贡献数据
浪头机场建设
1951年宽甸县直接参加建设任务的民工3000多人,大车5000台
凤城机场抢修
1951年7月桓仁县出动战勤民工2.1万人次赴凤城抢修机场
沈阳于洪、北陵、东塔机场修建
每天调用民工2万多人,各种车辆1000余台
辽阳机场扩建
动员2万多名民工与工程技术人员施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