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粮食问题立大功的“筹粮队”

辽宁日报 2020年10月15日

抗美援朝战争初期,前线粮食紧缺,许多部队成立了筹粮队。抗美援朝老战士宁殿云当年曾担任过50军105师49团筹粮队的队长。

“我当时是团部宣传员,因为粮食紧缺,部队成立筹粮工作队,任命我做队长。”宁殿云说,每支筹粮队由二十几个战士组成。“我们主要负责去当地老百姓那儿筹粮。”当时部队有严格规定,不能动老百姓其他东西。

“志愿军党委发布了《借粮规定办法》,要求我们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借粮。”宁殿云告诉记者,当时还统一划分了借粮区域,这也是为了避免因地区贫富和远近不同,部队筹借粮食数量不一而产生混乱,加重群众负担。

宁殿云的主要任务就是每天和一两个战士去百姓家借粮,“朝鲜粮食产量本来就不高,加上当时战争破坏,筹粮工作困难重重。”

筹粮队筹到粮食后,要把盖有公章的借据付给借粮百姓,以此向政府抵交公粮。“刚开始一些当地老百姓不理解,借粮面临很大困难。后来就好很多了,很多百姓甚至主动把粮食借给我们。”宁殿云说。

这种就地筹粮的做法在抗美援朝战争初期起到了巨大作用。前三次战役期间,就地筹借的粮食占部队总消耗量的七成以上。整个运动战期间,我军共就地借粮12172.5万公斤,其中,38军从1950年10月入朝至1951年2月的4个月中,借粮占供应量的80%。1951年朝鲜发生特大洪水,交通中断,粮食再度告急,经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统一向朝鲜政府筹借粮食5800多万公斤,基本保证了供应。志愿军两次向朝鲜政府和人民筹借粮食18004万公斤,到1953年5月,已分期分批还清。

词条

交纳公粮

抗美援朝时期,辽宁通过大力开展爱国增产竞赛运动和农业合作化运动,使粮食和其他农作物的产量逐年增加。

1950年

辽东、辽西两省农业总产值13.23亿元,粮食总产量513.5万吨,全面超过1943年的历史最高水平。

1951年

辽东省粮食总产量比1949年提高16.6%。

1952年

辽东、辽西两省粮食总产量达544万吨,比1951年增长14.99%。

超额完成

辽东、辽西两省连年完成和超额完成国家粮食征购计划。1951年,据29个县市统计,农民向国家交售余粮近40万吨,超过原计划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