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下《辽东大众》从未停发

辽宁日报 2020年10月15日

7月6日,江城丹东笼罩在蒙蒙细雨之中。在离鸭绿江边不远的一个居民小区一楼庭院内,葡萄架上垂下一串串绿色的葡萄,旁边的软枣子树上结满了果子,翠绿的竹子高耸挺拔……潮湿的空气衬着绿意,沁人心脾。小院里这些植物都是92岁的战科种的。

离休于丹东日报社的战科,原名刘文明,1946年他在《安东日报》新闻干部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安东日报社工作,在报社工作期间他给自己起了战科这个笔名,一直沿用至今。

《安东日报》《辽东日报》《辽东大众》《安东市报》《丹东日报》,说起报社的沿革,年过九旬的战科如数家珍,他对抗美援朝期间战火下的《辽东大众》记忆尤其深刻。他说:“每天,报社的全体人员在敌机不断袭扰下,冒着生命危险编发稿件,如抗美援朝的捷报、志愿军将士英勇战斗的事迹、辽东各地各行业群众抗议美军暴行的消息……一条条重要的新闻就是从鸭绿江畔北端的辽东大众报社传向辽东各地,激发了人们的斗志和爱国热情。”

《辽东大众》是中共辽东省委机关报,报社位于安东(今丹东)市区鸭绿江畔的北端,地处大后方的最前线,经受了战争的考验。

敌机不断轰炸安东后,辽东大众报社的正常工作受到了严重的干扰。为了完成“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出报”的任务,报社里采、编、印、发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坚守工作岗位,坚持出版,及时向民众传递抗美援朝消息。这份坚守,也成为抗美援朝战争坚实的后盾。

1950年秋冬之际,辽东大众报社采取了临战的紧急措施,办公地点由市内搬迁到近郊的东坎子珍珠山下。为了保证采访和编辑工作正常进行,除了安东市内,编辑记者还分赴辽阳、庄河、临江等地,坚持正常采访工作。印刷厂分成三部分转移,这样就可以做到:即使一个印刷点被敌机轰炸或被破坏,还有其他地点可以继续出报。

战科当时是特派临江的记者。“为了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大家战胜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当时敌机经常来轰炸,记者们就在临时编辑部外挖了一些掩体和防空洞,每当遇到紧急情况,大家就迅速把稿件装进背包里,跑到防空洞中隐蔽。”当时这些记者被人们称为“背包记者”。

由于敌机轰炸,安东市经常停水停电。在战争的危险环境中,疏散到九连城的印刷工人,用蜡烛、汽灯照明,曾经经历了半个多月的停电,但报纸一天也没耽误印刷出版。

《辽东大众》刊发的一篇篇报道,在辽东各地激起了强烈反响,各地群众对敌军的侵略暴行满腔义愤,用抓紧生产来进行声援。战科清楚地记得,当时他采写的一篇报道临江民众抓紧生产支援前线的消息,《辽东大众》头版头条刊发。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无论敌机如何轰炸,空袭下的《辽东大众》从未停发过一期。

词条

战时体制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阶段

《东北日报》实行“战时体制”

编辑部疏散方式

40余人疏散至黑龙江等后方,

留下60余人坚持工作,

除校对、资料、社会服务部门外,

余下的人组成两大组,即时事宣传组和地方新闻组。

《辽东大众》实行“战时体制”

编辑部分3处疏散

老弱病小撤到宽甸县,年轻力壮的编辑记者分赴辽阳、庄河、临江坚持采访,留在市内出报的迁到郊区东坎子珍珠山下办公。

《抚顺日报》实行“战时体制”

迁往距市区15公里的新屯公园二路408号办公。

1951年1月,朝鲜战局逆转,报社召回疏散人员,逐步恢复正常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