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面挽救无数战士生命

辽宁日报 2020年10月15日

作为抗美援朝战争中最知名的食品,炒面一度被认为是这场战争最大的“功臣”之一。纵观当时的老照片,几乎每位战士身上都背着炒面袋子。在战争最艰苦时炒面挽救了无数战士的生命。

东北军事后勤史馆馆长徐文涛告诉记者,炒面是辽宁军民对抗美援朝最伟大的贡献之一。

为了躲避敌人的狂轰滥炸,志愿军战士一般白天都不生火做饭,夜间行军打仗也难以生火做饭。第一次战役结束后,1950年11月,东北军区后勤部正式建议给志愿军提供熟食、炒面,并附赠样品给志愿军总部征求意见。

“时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的李聚奎最先想出炒面的点子,他想起西北地区有一种炒面,适合当食品提供给前线战士充饥。”徐文涛告诉记者。当时,首批赴朝的志愿军部队和民工队员中,已经配发了炒面食品,受到大家的欢迎。

徐文涛解释,炒面的最初配方和制作工艺有两种:一种是白面炒熟,加白糖,加开水调拌后食用;另一种是混合面制作的炒面,主要原料是玉米,掺和大豆或大米面等,或完全由玉米面为原料,加盐制作。也有用高粱米制作的,而供应志愿军的炒面主要是混合面和玉米面的炒面。

炒面堪称我军单兵速食口粮的鼻祖,这种“面粉状的压缩饼干”易携带,易保存,一度成为志愿军战士最珍贵的保命粮。当时分管后勤工作的副司令员洪学智曾动情地说:“如果没有炒面,就解决不了部队最低限度的生活保障。”

炒面虽好,但大量制作也是有难度的。1950年12月,中共中央东北局在沈阳专门召开了“炒面煮肉会议”,对东北局机关、各系统、沈阳市、东北军区下达了完成炒面的指标,要求从12月22日开始到1951年1月,一个月左右完成325万公斤炒面的任务,并对炒面原材料配比提出要求。但当时仅靠东北满足不了供应,北京、天津、武汉等地也开始制作炒面,一时间全国掀起了制作炒面的热潮。

从第二次战役开始,炒面就成为志愿军主要食物,到1951年6月,运往前线的炒米、炒面共达3100万公斤,占前线运输粮食总量的16.7%。据不完全统计,辽宁地区共加工炒面33.13万公斤,占全国前线运送炒面总数的10%以上,其中,仅沈阳市就加工炒面20万公斤。

炒面虽然只是简单的食品,但在前线,吃炒面也是有“讲究”的:必须边吃边喝水,否则又噎又呛,无法下咽。战士们有的把山上积雪舀在搪瓷缸子里,加上炒面,搅拌而食;有的一把炒面、一把雪同时吃;有的干脆把积雪攥成一个拳头大小的雪球,吃炒面时,先吃一口雪团,口腔湿润了,炒面自然也就不难咽了;还有的战士把炒面、雪攥合在一起,团成较大的雪球,装在棉衣外边的口袋里,这样不会融化,也不会冻得过硬,行军走路时,吃起来特别方便。很多战士美其名曰“什锦饭团”。

有户外长时间活动经验的人都知道,冰雪要加热后才能配合粮食食用,直接食用会迅速降低身体的核心体温,还会使口腔、嘴唇等处产生严重冻伤。

后来,很多战士想出一种办法:用手帕将炒面包起来,然后在上面撒一层雪,焐在胸口将其暖化了,这样就能够吃到温热还软乎的炒面了。

但长期食用炒面很容易营养不良,因为炒面炒制过程中对维生素破坏极大,所以,当时志愿军中很多战士都患夜盲症,还烂嘴角。一直到了1952年转入坑道作战后,战线比较固定,志愿军的饮食条件才大为改善,炒面才逐渐淡出战场。

词条

炒面

1950年11月8日

东北军区后勤部在《战地后勤工作上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报告中,正式建议给志愿军供应熟食、炒面。

1950年11月12日

东北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执行炒面任务的几项规定》。

1950年11月中旬

东北人民政府调集150辆汽车,装载50万公斤炒面,从长甸河口过江,首批炒面运到朝鲜。

1950年11月底

又往前线运送200万公斤炒面。

1951年6月

据不完全统计,辽宁地区共加工炒面33.13万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