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为支援志愿军,沈阳重型机器厂接到上级命令,在两个月内赶制出10万把军镐,用于前线挖掘战壕。厂里全体员工在接到命令后,克服不利条件,革新技术,采用“叠芯串铸”的方法,依靠人海战术,提前一天完成了任务,创造了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奇迹。
今年7月2日,长期从事工业题材文学创作的沈阳市铁西区文联主席商国华向记者讲述了这段历史,在他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位于铁西区的中国工业博物馆。在铸造馆里,有这样一幕被复原的场景:七八个志愿军战士在用军锹、军镐挖筑工事。旁边的展柜里,陈列着抗美援朝时期的一把军镐以及“叠芯串铸”的毛坯件,印证了那段历史。
宋敬泽曾在沈重工作过10年,后来一直从事工业遗产保护工作。2012年,为了还原抗美援朝期间10万把军镐生产的过程,他与原沈重档案处孙霞一起走访了原沈重副总工程师祝德义,“祝老原来在厂里长期担任副厂长和副总工程师,我们都习惯称他为‘祝老总’。他是国内重型机械制造的专家,更是见证沈重发展史的权威发言人。”
据已届耄耋之年的祝德义介绍,新中国成立后,上级从水泵厂调拨给沈重一台1.5吨小电炉,安装在炼钢现场,用于生产一些小型铸钢件,后来沈重造的10万把军镐,多亏了这台小电炉。“1950年的秋天,机械工业部下令,找我去开会。局长在会上宣布,要求我们两个月之内造10万把军镐送到前线。这么重的任务可是不得了,我回厂就赶紧向厂长汇报,马上在全厂开展总动员。那时,工厂生产还没完全恢复,修修补补还凑合,一下子接受这么艰巨的任务,我们又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上级把这么光荣的任务交给我们,是对我们莫大的信任。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人们政治热情非常高,都愿意为抗美援朝多作一份贡献。担心的是,我们两手攥空拳,要啥没啥,完不成任务怎么办?况且造军镐是军工任务,技术条件很苛刻,一共十几道工序,每一道都马虎不得。军镐既要结实好用,又要方便携带,每把军镐重量误差不能超过2两,可见标准多么严格。”
制造军镐的第一道难关就是“无米下锅”。那时,工厂发动全体工人捡拾废钢铁自己炼钢,用1.5吨小电炉解决钢水冶炼问题。
材料解决了,紧接着就是怎么造军镐的问题了,“当时,我们厂的平炉已经恢复生产,但一炉钢水30吨。造军镐是抠手活儿,全是小件,‘大炮打蚊子’使不上劲。怎么样才能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呢?炼钢车间副主任祁宝仁反复试验,琢磨出了‘叠芯串铸’新工艺:在一个砂箱里,一层一层叠放造军镐的砂模,像香蕉串似的一次浇铸若干个小型铸钢块,一个模块就是一个镐头的钢料。这样就减少了切割和锻造的工作量,使工期进度有了保障。”祝德义介绍,当时,厂里只有一台自制的0.5吨小锻锤,为了解决锻造能力问题,市政府统一协调,将一部分军镐锻造任务分配到全市各个企业,包括私营的铁匠炉手工打造。当时就是凭借这种人海战术,完成了常规方法根本完不成的任务。
锻造军镐雏形工序完成后,将分配出去的锻件全部收回厂内,按照技术标准进行打磨毛刺、镐头碾尖、磨扁、开刃、淬火等后续工序。军镐造完要挨个过秤称重,重量超出2两的,要打磨减重,直至达标。因为战士们是背着镐头行军打仗,太重会增加负担。经检验,每道工序全部合格后,给镐头涂上黑漆,打包装分批运到目的地,要抢在志愿军过江前分发到战士手中。至此,生产军镐任务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