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生命之河

辽宁日报 2020年10月15日

电影《夺冠》海报。

叶 星

上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航向上起锚不久的中国,刚刚进入上升通道,迫切需要一种自信力的支撑和精神激励。当这种力量突然迸发的时候,整个民族都为之振奋。而点燃这种自信的,正是中国女排。因此,走过近40年,重返影院来回顾中国女排的故事,就有一种特别的意义。

1981年,中国女排恰逢其时地为中国夺得了“三大球”项目的首个世界冠军,当之无愧地成为一个时代的英雄和偶像。“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也成为时代的精神图腾。当年还是小学生的我,有幸通过家里刚刚购置的一台黑白电视机,分享了中国女排首次夺冠的精彩时刻,从此爱上了女排,成为一名狂热的球迷。

说实话,体育题材的影视作品并不好拍,特别是对国人而言,“中国女排”这四个字被赋予了太多的传奇与光环。何况这部电影的时间跨度几乎涵盖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整个阶段,是世所公认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思想观念巨大改变”的40年,确实不是那么好驾驭和把握的。

应该说,导演陈可辛和编剧张冀的切入点找得很好,一如他们在合作《中国合伙人》时那么默契。影片以郎平和陈忠和为男女主角,从1980年中国女排福建漳州集训开始,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夺冠结束。着重讲述了中国女排1981年第一次夺得世界杯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中美大战与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中巴大战3个时间点。陈可辛坦陈,“这部电影的核心就是女排精神,回答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女排为什么会赢,今天的中国女排怎么再去赢等问题。”没有谁比郎平更能代表中国女排精神,

她既是衔接两代女排的纽带,又代表着女排精神的延续与更新。同样,也没有谁比陈忠和更适合串联起女排这40年的风雨历程,影片就是随着他加入国家队的镜头开始,以中国女排在里约夺冠、奏国歌时郎平给他打电话让他听到国歌声结束。

据说,这部电影的拍摄也曾一波三折,片中几乎所有的演员至少拒绝过三次,因为怕演不好挨骂。陈可辛导演最后索性让参加里约奥运会夺冠的12名球员自己演自己,只有正值孕期的魏秋月由天津女排队友姚迪代演,反而收获了意想不到的奇效。

由郎平的女儿白浪饰演青年郎平,也是片中一大亮点。白浪不仅形似妈妈,而且通过几个月的实地体验和艰苦拍摄,“终于知道了自己的母亲和她的姐妹们年轻时有多苦、有多棒!”从而实现了由一名90后美国青年向中国上世纪80年代全民偶像的转变。

当然,能够真正做到“形神兼似”的还是“老戏骨”巩俐扮演的郎平,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让人感受到那熟悉的身影、强大的气场。郎平在里约奥运会夺冠后的一段话——“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巩俐的表演确实让我们看到了这位大牌影星在银幕背后的“努力”与角色拿捏的“过硬”。

很多人把朱婷看作是郎平的接班人,但谁知道最初“只是为了父母打球”的朱婷,正是在郎平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耐心教导下,才终于懂得了“没有最好的个人,只有最好的集体。但每个人不是因集体而存在,也不是为他人的期待而努力,即便是最优秀的女排运动员,排球也不一定就是她生活的全部,活出自己的人生才最重要”的道理,从而成长为一名享誉国际体坛的超级巨星。正如片尾曲《生命之河》中唱的那样:“我想要成为你/却怕失去自己/你懂得/我是由我自己雕刻”。

影片最打动人的地方,就是郎平在里约奥运会中巴比赛前夜的战前动员。当时的女排前三场比赛都输了,以至于在1/4决赛中与实力强大的东道主巴西队不期而遇。面对再输一场就要打道回府的严峻形势,郎导平静地对大家说,“为什么我们这么看重这场比赛的输赢,因为我们的内心还不够强大,等有一天我们内心强大了,我们就不会把赢作为比赛的唯一价值。以前的包袱由我们上一代人背,希望你们放开了打、豁出去打,打出自己的排球,好好享受体育本身。”抛却了“输赢”的包袱,轻装上阵的中国女排,最终穿越了生命之河,也真正懂得了夺冠的意义——不是我比你强,而是“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这或许才是中国女排和这部电影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文艺理论家协会理事,葫芦岛市评论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