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无言

辽宁日报 2020年09月30日

(上接第一版)

什么都不说,祖国知道我。而今,他再获荣誉:9月26日,孙景坤被授予“辽宁好人·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许党报国,戎马生涯战功赫赫

“孙景坤同志在朝鲜守备战斗中,创立功绩,业经批准记一等功一次,这不仅是个人的光荣,全军的光荣,也是人民的光荣,祖国的光荣……”翻开边角破损、通体泛黄的“报功书”,寥寥数语,打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

1948年1月,24岁的孙景坤告别新婚妻子,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并随40军119师357团先后参加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长沙、解放海南岛等战役。

因为在部队表现出色,1949年年初,孙景坤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八千里路云和月,刚从海南岛战场撤回来的孙景坤和战友们星夜兼程,集结安东(今丹东)待命。

部队驻地离家乡不到2.5公里,步行也就20分钟,已经两年没见亲人的孙景坤却从未提出回家看看。直到战争初期,孙景坤与敌人激战受伤后被送回国内治疗养伤期间,他才告假匆匆回了一趟家。随后,孙景坤不顾腿伤没好利索,再次过江奔赴前线。

向前!向前!向前!当年打了多少仗,孙景坤已经无法记清。

“战斗异常激烈,在击退敌人疯狂反扑中,姥爷共击毙21名敌人,志愿军整整一个加强连,最后打得只剩下他和其他3位战友了……”孙景坤的外孙毕元发对姥爷讲述的这场战斗印象极其深刻。

事后,战友们在炮弹掀起的泥土石块下找到了昏迷的孙景坤,他浑身上下多处受伤,耳朵当场被震聋,直到几天后才渐渐恢复听觉。

孙景坤打仗勇武是出名的,在战斗中也多次受伤。那些至今仍留在身上的累累伤痕,就是孙景坤戎马一生抹不去的“勋章”——先后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两次,并被授予解放东北纪念章、解放华北纪念章、解放华中南纪念章、解放海南岛纪念章和抗美援朝一级战士荣誉勋章。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英雄报告团成员,他还在北京受到了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淡泊名利,深藏功名不忘初心

英雄,《现代汉语词典》里面有三种解释:一是本领高强,勇武过人的人; 二是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敬的人;三是具有英雄品质的。

老兵孙景坤就是一个英雄。

战场上的他勇武过人、不怕牺牲,复员回乡的他不怕困难、淡泊名利,用数十年的坚守谱写出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之歌。

1955年年初,孙景坤复员。他主动放弃城市工作的机会,将组织关系交给村党支部,把退伍手续交给地方民政部门。

回乡务农的几十年里,孙景坤始终将功勋荣誉压在箱底,从未向别人提及,更没有因此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就连儿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只知道他是一位老兵、上过战场,仅此而已。

如果不是一名村民无意之中的发现,孙景坤在战火纷飞年代的功绩将会被掩埋一辈子。“孙老,这是您吗?”“不是我。”“这上面可有你的照片和名字,怎么还会有错?”

如果不是上世纪90年代,各地相继开展关心下一代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孙景坤作为复员军人,被邀请为青少年讲战斗故事,老英雄仍不会重新回到大家的视野里。

不少人感到震惊:“都知道他当过兵,没想到他是那么大的英雄。”

有些人不解:“这么多年,立功的事为什么不让大家知道,连孩子都不告诉呢?”

更多人是感动:一个满载功勋百战而归的战斗英雄,此刻就生活在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沉默而平静。

一个疑问,在所有人心中盘旋:这些战斗功勋,为什么从来不讲?

“我的战友就牺牲在我跟前,我还活着!我还活着,就已经很幸福了。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牺牲了的战友……”到了这时,人们才终于了解孙景坤隐瞒战功的理由。

与功勋荣誉一起,被孙景坤深深埋藏心底的,还有他对战友的深深思念。

“当年那么多战友在他面前倒下,他是不愿回忆起那段经历,那是他心里永远的痛。”大女儿孙美丽在父亲的讲述与聆听中,终于读懂了老人隐藏心底多年的秘密。

2016年5月,当得知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正在征集历史文物资料时,孙景坤考虑再三,毅然把珍藏几十年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立功证书、立功喜报和部分珍贵的老照片捐献出来。“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牺牲了的战友,他们不该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