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 扫码观看
音舞诗剧《月颂》剧照。
话剧《无风地带》剧照。
儿童剧《大栓的小尾巴》剧照。
舞剧《花木兰》剧照。
交响音乐会《幸福之路》演出现场。本报记者 郑 磊 摄
本报记者 杨 竞
金秋9月,硕果累累。在全国人民喜迎国庆和中秋佳节之际,辽宁省第十一届艺术节于9月29日在辽宁大剧院落下帷幕。
跳动的音符、激昂的旋律,辽宁歌剧院(辽宁交响乐团)演出的交响音乐会《幸福之路》,为本届艺术节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省文化演艺集团(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协办的本届艺术节体现了“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办节宗旨。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在全省宣传文化部门、艺术院团和广大艺术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全省艺术院团演出了31台60余场新创作的剧节目。这些作品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迎接建党100周年等主题,内容丰富,意蕴丰满,形式多样,呈现精彩,体现了辽宁舞台艺术的风格与特点,让我们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也触摸到时代的脉搏。老艺术家和艺术新人倾情投入,各具风采,展示了我省艺术工作者的精神风貌和辽宁艺术发展的美好前景。本届艺术节的成功举办,不仅活跃了全省人民的文化生活,为金秋的辽沈大地增添了一份丰收的喜悦,更为即将到来的国庆71周年和中秋佳节营造了喜庆热烈的氛围,为迎接建党10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艺术节期间,全省各地举办群众文化活动百余项,丰富了全省人民的文化生活。本届艺术节突出公益性,体现惠民原则,在实行低票价的同时,还在“辽宁文化云”平台向参与互动的观众赠票,向医务工作者、环卫工人等群体赠票,让活动的触角向基层和普通百姓延伸。
闭幕式上,辽宁歌剧院(辽宁交响乐团)的艺术家以饱满的热情、精湛的技艺奉献了一场高水平的交响音乐会,表达了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与祝福和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唱响了时代主旋律,赢得观众热烈喝彩。
《幸福之路》交响音乐会以“同心迎小康,奋进新时代”为主题,共分为《人民的节日》《经典中国风》《颂歌献给党》三部分,用管弦乐、钢琴协奏曲和交响合唱等多种艺术形式倾情展现。
管弦乐《节日序曲》拉开了交响音乐会的序幕。接着演奏歌剧《苍原》选曲《序曲》《情歌》,《苍原》作为我国极具代表性的经典歌剧之一,也是辽宁省第三届艺术节的获奖作品,此次重奏,意在致敬经典,感恩艺术的传承。管弦乐《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激情燃烧的岁月》展现了以延安精神为代表的中国精神,蕴含着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情怀,记录了艰苦创业的岁月和砥砺奋进的征程。《中国之爱》是一首新创作的抗击疫情歌曲,展现了民族精神,弘扬了中华美德,赞颂了世间大爱。而《有一群这样的人》《不忘初心》《在灿烂阳光下》更唱出了万众一心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而努力奋斗的壮志豪情。
艺术节虽然闭幕了,但艺术节之后还将举办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以“美好辽宁,共享小康”为主题的全省优秀美术、摄影、书法和篆刻作品展览将于10月在辽宁美术馆举办;以“多彩非遗,薪火相传”为主题的全省曲艺类非遗项目展演活动也将于10月在辽宁大剧院举办。通过艺术节搭建的舞台,打造艺术精品,助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从火热现实中汲取力量源泉
——写在辽宁省第十一届艺术节闭幕之际
高 爽
9月29日,以一出催人泪下的话剧《孟泰》开场,以交响音乐会《幸福之路》激昂奋进的旋律作结,为期半月的辽宁省第十一届艺术节,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奉献给全省群众的不只是一场场文艺的盛宴,更将在未来很长时间里给予人们源源不断的前行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统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以此作为基点来观察本届艺术节,会令人对文艺可以承载与传递的精神力量有更深的认识。
如果把本届艺术节看作一出内容丰富、色彩绚烂的大戏,它无疑是一部辽宁舞台艺术工作者的致敬之作。
这是一段向生活致敬的旅程。火热的现实生活是文艺创作无穷的养料,话剧《工匠世家》《大地米香》、评剧《过大年》《牵·纤手》从不同角度反映辽宁振兴发展、脱贫攻坚的时代主题;话剧《与你同在》将正在我们眼前发生的抗击疫情故事编入剧情。这些我们身处其间的生活,我们共同经历的情感起伏,以艺术化的形式投射到舞台上,怎能不引人同频共振?
这是一段向人民致敬的旅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无数平凡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拼搏与奋斗,汇聚在一起,就是不平凡的故事。话剧《孟泰》把老英模还原为生活中的普通人,一个有血有肉的、活在当下的孟泰,不仅树立了一个时代楷模把自己全部的生命奉献给国家和人民的精神标高,更让他成为那一代乃至今天无数仍在为国为家奋斗的普通辽宁工人的代言人。反映普通人生活的作品还有很多,比如年轻人扎根基层创业的音乐剧《那山那海那片情》,比如以社区党委书记刘娟为百姓排忧解难为题材的海城喇叭戏《杜鹃花开》。在家长里短间讲故事,在平凡之中见真情,你的故事里有我,我的思念里有你,这样的心灵沟通,怎能不让人感奋?
这是一段向乡土致敬的旅程。用家乡话说家乡事、唱家乡曲,懂家乡人。历史文化土壤丰厚的辽宁,有无数值得深耕的文艺素材,14年抗战的故事,在京剧《关东女》,话剧《忠魂当歌》《无风地带》《血祭龙源》,评剧《信念》《太子河畔》里反复吟唱;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英雄,在评剧《塔山英雄情》、音乐剧《最可爱的人》里被反复讴歌。独具辽宁风味的高跷、秧歌以及各种民间小品、小戏,与话剧、评剧、舞剧、杂技等辽宁优势艺术形式,都成为讲述家乡故事的载体,乡音乡情,怎能不令人动容?
这也是一段向经典致敬的旅程。现实主义文艺创作,是辽宁文艺始终坚持的道路,也是辽宁舞台艺术在几十年间产生无数经典作品的原因所在。曾以《父亲》《矸子山上的男人女人》《凌河影人》等剧目锚定话剧舞台艺术高度的演员、导演宋国锋,编剧孙浩等一众辽宁话剧界名家,再次献上了感人至深的《孟泰》、撼人心魄的《血祭龙源》等优秀作品。向传统致敬,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求新求变,这种一如既往的艺术坚持,怎能不令人敬佩?
辽宁舞台艺术始终在向前走。用精品良作提升新时代辽宁舞台艺术的水准与高度,引导人们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这是辽宁艺术节一直以来的坚持,也是本届艺术节最大的收获和最值得庆祝的成功。
重现
精彩华章感人至深
本报记者 王臻青
记者在采访本届艺术节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许多动人的场面、难忘的瞬间,这些精彩华章宛若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串起本届艺术节熠熠生辉的情境。
9月15日,省艺术节开幕式演出——鞍山话剧《孟泰》在辽宁大剧院上演。激昂的音乐声缓缓响起,舞台灯光徐徐点亮。饰演孟泰大女儿孟庆珍的演员出现在舞台中央。此刻,她正代表父亲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故事就从这里以倒叙的手法展开。此剧一开场便赢得满堂彩,观众也为该剧独具匠心的舞美设计所惊艳。通过三层旋转舞台在不同点位的组合,可以呈现出40多个舞台空间。整台话剧在旋转舞台的流畅切换中,穿越时空叙述故事。这部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弘扬了时代精神,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
9月16日,丹东原创音乐剧《最可爱的人》在丹东市文化宫上演。当情节演进至长津湖战役一幕时,在庄严昂扬的合唱声中,“冰雕连”战士的感人故事呈现在观众眼前。记者注意到,不少观众瞬间热泪盈眶。全剧以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为背景,以舞台艺术手段呈现历史事件。多名观众表示,欣赏该剧的过程中不时落泪。
9月18日,凌源影调戏《香槐岭的笑声》在朝阳上演。当演员的肢体动作模仿皮影戏中的影人时,观众报以热烈掌声。该剧风格诙谐,民俗味浓,是本届艺术节唯一一部影调戏作品,讲述了脱贫攻坚的故事。
9月19日,舞蹈诗《月颂》上演,最后一幕,群舞演员身着飘逸的白色古典舞裙翩然起舞。在蓝黄交错的舞台灯光映衬下,演员们宛若月中仙子下凡尘。这组优美的舞蹈表演彰显着《月颂》颂月的主题。该剧创造性地将唯美的舞蹈、精巧的杂技、优美的诗文融为一体,令观众印象深刻。
9月26日,朝阳原创话剧《血祭龙源》在朝阳上演。大幕拉开,人未现,声先到。辽西影调戏苍凉的唱腔惊艳全场。“叫一声爹呀喊一声娘,你把我生在牛河梁。炕墙子不高它支着天,灶火坑浅浅可它万里长。”作为推动剧情发展核心线索的红山文化,体现出这部话剧的本土属性。该剧以牛河梁红山文化史为蓝本,讲述了辽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侵略者英勇斗争,誓死保卫红山文化遗址的故事。爱国主义和辽西民俗文化贯穿全剧。
艺术节数据统计
本届艺术节共有31台剧目参演,演出60场,观众人数达3万人。
参评剧目
话剧7部:《孟泰》《忠魂当歌》《与你同在》《工匠世家》《大地米香》《无风地带》《血祭龙源》
儿童剧1部:《大栓的小尾巴》
海城喇叭戏1部:《杜鹃花开》
京剧2部:《公仪休》《关东女》
评剧5部:《过大年》《牵·纤手》《太子河畔》《塔山英雄情》《信念》
舞剧1部:《花木兰》
音舞诗剧1部:《月颂》
交响乐1台:《幸福之路》
音乐剧2部:《最可爱的人》《那人那海那片情》
曲艺1台:《小品小戏二人转专场》
参演剧目
杂技剧2部:《熊猫寻梦之旅》《胡桃夹子》
音乐剧1部:《假如》
木偶剧1部:《辽西偶韵》
评剧1部:《寻找英雄》
音舞诗画1部:《沈阳印记》
话剧1部:《恰同学少年》
京剧专场1台
综艺专场1台
公共文化活动:全省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1000余场,服务群众40余万人次。
本报记者 王臻青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