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 旧矿坑变新景点

辽宁日报 2020年09月29日

本报讯 记者崔振波报道 9月26日,站在抚顺西露天矿观景台极目远眺,停采后的“大坑”被大片的绿色植被和花海覆盖,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目前,矿坑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面积已达到140余万平方米,栽植各类树木100余万株,曾经寸草不生的矸石山,如今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矿坑面貌焕然一新。

2018年10月,抚顺市专门成立了西露天矿退煤闭坑综合治理与整合利用暨城市转型绿色发展工作推进组,在切实保障矿坑安全、群众安全的基础上,统筹研究推进西露天矿综合治理与整合利用工作。市里制定并实施了西露天矿综合治理与整合利用2019—2020年度行动计划,按照“产业+生态+民生”的思路,对包括西露天矿在内的采煤影响区进行综合治理,实施生态修复。

抚顺坚持“产业+民生+生态”同步推进,做深做实以西露天矿为核心的采煤影响区综合治理与开发利用工作,全面推进“生态恢复—绿色矿山—景观提升—文化弘扬”治理模式,使长期制约发展的“环境伤疤”逐步成为人们休闲观光的新景观和助推发展的新引擎。

在产业发展方面,抚顺市抢抓国家支持建设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的有利时机,申报并获批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推进抚顺矿业集团与大唐集团签署新能源合作开发示范项目协议,利用西露天矿坑北帮及变形区土地发展光伏发电,积极促进抚矿集团产业转型。

在民生保障方面,抚顺市启动了榆林采煤沉陷区1420户居民避险搬迁安置工作。目前,千台山生态恢复示范区、西露天矿1号观景台改造绿化等项目顺利建成,青年路沿线等主要道路市政设施维修也已全部完工。同时,他们还从社会稳定角度出发,帮助抚矿集团所属企业核销养老保险。

在生态恢复方面,采煤沉陷区及青年路周边区域整理及绿化工作顺利完成;完成126.7公顷复垦土地种植任务,昔日的采煤沉陷区变成今日的现代农业观光区;采沉记忆实景公园项目的顺利建成,将昔日采煤沉陷给抚顺人民生活造成的影响永久留存在了城市中;完善采煤沉陷区监测体系,建立152个监测点。

目前,生态湿地公园、现代农业观光园、东北记忆工业主题广场、采沉记忆实景公园、青年路生态观光长廊、环坑步行绿道等项目陆续建成投入使用,老矿区焕发新活力,昔日的煤场变成旅游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