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雪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辽宁儿童艺术剧院)复排的儿童剧《大栓的小尾巴》作为辽宁省第十一届艺术节参评剧目中唯一一台儿童剧,于9月27日在辽宁大剧院上演。该剧创排于1989年,一经演出,便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与业内专家的广泛好评。2020年正值辽宁儿童艺术剧院建院60周年,为了向经典作品致敬,剧院继1991年、2001年后,再度复排了该剧。
《大栓的小尾巴》讲述了在北方的村落中,有一个叫大栓的孩子,因为受到奶奶的溺爱,养成了爱吹牛说谎、好吃懒做、调皮捣蛋的坏习惯,村里的小朋友都远离了他。突然有一天,他身后长出了一条小尾巴,不但愿意和他做朋友,还和他一起去做恶作剧。与此同时,在神秘的黑森林中,有一只邪恶的黑虎精为了抢走他身后的尾巴,已经命令手下去抓他,大栓的奶奶被误抓了去。在救奶奶的过程中,大栓终于明白,只有改正自己身上的缺点才能让尾巴消失,打败黑虎精……
在剧本创作上,该剧以“大栓”这个人物的成长作为剧中的主线,巧妙地设置了多个人物形象,使剧情跌宕起伏,童真童趣。其中,“二栓”这个人物的设置最具亮点。他是大栓身上的小尾巴,而这个特别的“尾巴”,并不是实物,而是编剧为了外化大栓的心理而设计的形象。在舞台上,观众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大栓的内心想法,以及大栓成长过程中内心的斗争。而“黑虎精”“脸不红”“睡不够”等独具个性的人物设置,不仅构成剧中的矛盾冲突,还让该剧在结构上张弛有度,更符合儿童剧童真童趣的特点。
在导演的二度处理中,结合东北地域特色并注入时代气息。新版的《大栓的小尾巴》将故事发生地设计成了北方的村落,巧妙地结合东北的民间元素,让观众感受到东北的地域文化与民间文化。而多首节奏明快的歌曲、形象的舞蹈与现场乐队的演奏,又给该剧注入了时代气息,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该剧的舞台设计让观众眼前一亮。演出大幕拉开后,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以水墨为设计走向的舞台风格。舞台上以树木、雪花为主要造型,营造出梦幻森林的氛围,让观众有一场奇幻的体验。而灯光配合剧情恰合时宜地变换,让观众感受到剧中时而幽默,时而紧张的氛围。
该剧的演出受到了现场观众的欢迎,但该剧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如在剧情上,大栓在村落中调皮捣蛋的时候,让黑虎精在舞台侧面出现,这样就使剧情有铺垫,更连贯。此外,该剧的高潮处很感人,但前面的剧情,稍有些零散,可以考虑更集中些。期待该剧经过打磨后的精彩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