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复兴
一般年头,中秋节和国庆节都是相挨着,隔不了多少天,像一对亲兄弟。今年特殊,中秋和国庆双节在同一天,变成了一对双胞胎。这样的情况很少见,算是突发疫情之后这一年之中特别给予我们的双倍暖意以慰藉吧。
再想想,觉得这两个节,又像两个分别了快一年的亲人或朋友,日常长时间彼此思念与牵挂,相约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一定要碰头相见欢。这样一想,不觉一笑,节日因带有人感情的跌宕,带有生活背景的变化,而有了特别的情味甚至意义呢,便也觉得今年这双节相撞,还真是别有一番滋味。今年的中秋,过得会格外意味深长。
想起以前过中秋节和国庆节的情景。最难忘的是童年时候,小孩子,一想到过节,蠢蠢欲动的是贪玩和贪吃这两项。国庆节,最盼望的是看礼花燃放;中秋节,最盼望的是吃月饼、买兔爷儿。有意思的是,因为国庆节和中秋节紧挨着,过这两个节的时候,还有两位主角是少不了的,一个是枣,一个是葡萄。可以说,这是我们的得天独厚。
那时候,我家住在北京前门楼子路东一条老街的大院儿里,国庆节晚饭不用我们催,妈妈会提前做好饭菜,我们匆匆扒拉两口,天一擦黑,必是急不可耐地上房等着看礼花。放礼花的大炮在前门楼子北边一点儿的天安门广场上,威风凛凛地排成整齐的一排,站在我家的房顶,一眼就能看见,简直近在咫尺。礼花腾空的时候,更像是在眼前绽放,伸手就能抓到。如今,在哪里看礼花,也没有那时那样的灿烂,灿烂得让我们跟着礼花一起腾空飞翔。如果顺风的话,礼花燃放后,会有小降落伞如小仙女腾云驾雾般悠悠地飘过来,我们高举着竹竿,够着一两个白色的降落伞,就是国庆节送给我们的礼物,让我们的心情愉快指数大增,开学的时候带到学校,可以向同学显摆。
中秋节的月饼,不用说了,再穷的人家,也得吃块月饼的。在前门大街,最吸引我们小孩子的是通三益老店,它是一家干果店,平常日子不卖糕点,但到了中秋节,却从不落下卖月饼。刚进八月,店里的中心位置就会摆出一个大如车轮的巨大月饼,四周用菊花和鸡冠花围着。是那种老式的提浆月饼,皮上刻印着嫦娥奔月的图案。这个巨大无比的月饼一直摆到中秋节过后,店家就会把这块大月饼切成一小块一小块,免费让客人品尝。我和小伙伴们几乎天天都要跑到那里,等着店里切月饼,可惜,并没有赶上过这样的好机会。
中秋节,人们拜月,按理说嫦娥是主角,但是,在民间,兔爷儿却抢了嫦娥的风头。大街上,到处是卖兔爷儿的大小摊子。曾有这样的竹枝词唱道:“瞥眼忽惊佳节近,满街争摆兔儿山。”兔爷儿,长耳朵,三瓣嘴,本来就十分可爱,这种用泥捏成的兔爷儿完全拟人化了,就更加让人感到亲近。别看兔儿爷都是泥捏而成,却可见得京城民间艺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说别的,光看兔爷儿的坐骑,禽兽兼备,翻江倒海,完全进入神话境界;再看兔爷的造型,可以是顽童老者,可以是下里巴人,也可以是京戏里的任何一位将军,簇拥一起,活脱脱能上演一出精彩大戏。而且,那时候的兔爷儿很便宜,谁家的小孩子不买个兔爷儿回家呢?
还要说到中秋和国庆双节必不可少的枣和葡萄两位主角了。它们不用花钱买,都种在我们的院子里。枣是马牙枣,葡萄是玫瑰香。都很甜,比现在买的枣和葡萄要甜。我们院有三棵老枣树,双节之前,全院人约定一个时间打枣,打枣成了我们大院的节日,或者说是双节之前的一次节日的彩排预演。上树打枣的,都是半大孩子,打下来的枣很多,堆成一座小山包,没一个人私自把枣带回家,而是用洗脸盆盛满枣,分给各家一盆,在国庆和中秋时端上桌,成为每年双节最红艳艳的喜兴颜色。
玫瑰香葡萄是我们大院房东家的,他家的院子里有一个葡萄架,铺铺展展,每年结得的葡萄都累累串串。我们小孩子会在晚上偷偷地跑到他家院子的葡萄架下,摘两串葡萄。其实,房东是看见了我们的,只是不管罢了。但夜晚偷摘葡萄,就跟长大以后偷看禁书一样,让童年时的中秋和国庆过得不同寻常。房东家的玫瑰香确实好吃,到现在一想起,还能闻得到那股子浓郁的香味。
礼花、降落伞、兔爷儿、月饼,外带马牙枣和玫瑰香葡萄,就这样次第出场之后,中秋和国庆双节才算圆满结束。如果说礼花和降落伞是我们童年国庆节的礼物;兔爷儿和月饼,是我们童年中秋节的盼望;马牙枣和玫瑰香,便是属于我们童年这双节额外的独特赠品了,中秋节时吃,国庆节时也吃。
今年,中秋节和国庆节双节同一天,不由得想起童年的马牙枣和玫瑰香,可以不必分成两份,分别在中秋和国庆两天吃了。在同一天,合在一起吃,双份的感情浓缩在一起了。
这样的日子难得,难得的不仅在于双节同天,而且在于蔓延全球的疫情之中人们对于平安团圆祈盼的意义格外深重。这时候,想起两句古老的诗句,一句是王昌龄的诗: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一句是东坡的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应该是专门为双节配备的双诗词。在这样的日子里,它们表达了对我们自己也对他人共同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