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铁道兵各师也曾有许多女兵跟随部队赴朝参战。关大局就是其中之一。
19岁时,关大局以一名铁道兵卫生员的身份入朝,在朝鲜战斗了近两年,“那是我人生中最珍贵的一段回忆,现在想起来都历历在目。”在采访中,关大局这样对记者说。
1948年,16岁的关大局正式入伍,成为铁道部卫生技术学校一名护士学员。半年后,关大局被分配到铁道兵团第三师医院,“我们是1951年3月入朝的,当时刚在宝鸡开完动员大会,我们就坐上火车了。”关大局告诉记者,“有三列车厢坐的都是女兵。”
她还记得她们到朝鲜的第一个晚上,住在山洞里,第一顿饭是用雪水煮出来的一大锅白米饭,“尽管没有菜,但当时大家吃得很香。”
“第二天,我们在山洞里还没出发,就遇上敌机扫射。司务长在下去给大家取水喝时被敌人打中了腿,我们把他抬上火车,不久,他就牺牲了。”关大局说,周围没有村庄,没办法处理尸体,他们就用布把司务长的尸体包起来,放进了路边一个涵洞里,“我们还为他立了一个木牌,写上了他的名字。”
这是关大局在朝鲜第一次面对的牺牲。
“到了朝鲜战场,我就被编入护士排,跟随部队修铁路、架桥。”关大局描述了她们当时的装束与工作内容:每位卫生员都背着一个绿色的小包,里面装着饼干、一个炒面袋、一把军用铁锹,两人一个急救箱。“有时候我们也要跟着部队挖战壕,挖防空洞,上山伐木砍树。那时候,我还扛过木头,从山上拖到山下,当时也不知道怎么有那么大劲。”
敌人轰炸频繁,行军十分困难,“有时候要在路上走一个多星期,才能到达目的地。只要飞机一来,我们就要赶紧准备担架、药品。”关大局告诉记者,很多物资都被敌机炸毁,“我们的物资十分匮乏。我记得1951年5月份的时候,我们还穿着棉衣棉裤。物资运来了,大家都要去车站‘抢粮’,因为怕敌机炸。当时男同志把裤子口扎上装粮,女同志就用枕头套。”
朝鲜战场上,最让关大局难过的是因为药物缺乏,很多战士就牺牲在她面前。“铁道兵部队每天都在紧急抢修被敌机炸断的大桥和铁路,很多伤员都是被飞机轰炸所受的伤,不是炸断了胳膊就是炸断了腿,还有被燃烧弹烧的。”说到这里,年近九十的关大局还是忍不住流下眼泪,“现在想起这些,我心里还是很难过。”
后来,关大局当上了护理组长,“我们负责护理伤员,最多时要同时护理40多名伤员。伤员都住在朝鲜老乡家里,我们晚上就提着小马灯,到处找病人。”关大局说,“因为当时静脉注射都需要从腿上打,我们还要负责给伤员按摩、热敷。”
1952年,因为在朝鲜战场表示出色,关大局获得了个人三等功,“那时候天天跟着部队走。有人回国,我让他们帮我带的东西都是地图和字典,我就想知道自己在哪儿!”
1953年11月,关大局从朝鲜战场回到祖国。
词条
钢铁大动脉
铁路职工入朝人数约4万人
沈阳、吉林、锦州铁路管理局职工占总人数的 30%以上
三年中平均每天出动100节车皮
铁路通车里程
由入朝初期的107公里延长到1391公里
新建铁路
212公里
修复铁路
784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