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李春生,记者深深感受到他是一个时常为别人着想的老人。李春生的家住在沈阳北市场附近,与这位辽宁日报社的老前辈在电话中取得联系后,为了配合记者工作,老人坚持要把采访地点定在报社。考虑到老人已是88岁高龄,记者多次打电话劝阻,他才最终同意在家中接受采访。老人说,他组织观念一直非常强,听从组织安排,尤其是在党报工作,更要严于律己。在与老人一上午的交流过程中,记者也上了生动的一课。
战地记者
入朝时间
1950年10月
媒体名称
人民日报、新华社、
东北日报等
提示
在辽宁报刊传媒集团大厦四楼的报史陈列馆里,展陈着《东北日报》(《辽宁日报》前身)特派记者霍庆双在抗美援朝战场采访时用过的手帕,还有一台老式的轮转印刷机。辽宁日报社88岁的退休职工李春生向记者介绍,抗美援朝时期,他被报社派往朝鲜前线时,印刷报纸用的就是这样的机器。
《东北日报》作为东北地区具有广泛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地方党报,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宣传作用,不仅派出记者到前线采访,还派出印刷人员支援前线。
在前线组成印刷厂
88岁的李春生,退休于辽宁日报社。今年7月2日,在位于沈阳市北市场附近的家中,李春生回忆起1951年4月被报社派往朝鲜前线的经历,他说,这是他一生中最珍贵、最难忘的事情。
记者面前的这位老前辈,忆起70年前的事情,仍记忆犹新。1950年3月,18岁的李春生到东北日报印刷厂工作,成为一名拣字工人。“当时东北日报社的办公地点,就在现今三经街老报社的位置。抗美援朝战争初期,我们每天印完报纸下了夜班后,顾不上回家睡觉,就加入到炒面的队伍中,那时候大家干得热火朝天。”
1951年4月,东北日报社党组织号召青年团员、党员报名赴朝支援,李春生说:“当时,青年团的团员和党员纷纷报名,我听说要在朝鲜前线成立一个中国人民志愿军报社,印刷厂缺人,我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在100多个报名者中,李春生成为东北日报社唯一被选派去前线的印刷人员。
当时报社工会和青年团特意开了欢送会,李春生说:“印刷厂厂长送我到志愿军沈阳留守处。我们一起去前线的,还有东北画报社、新华印刷厂、沈阳造币厂印刷厂的同志,一共7人。”
到了朝鲜,除沈阳的7名战友,还有北京、广州来的11名同志,在前线组成了一个印刷厂。李春生说,当时印刷设备虽然简陋,但工种俱全。“我们主要任务就是印刷《志愿军报》和《内部参考》,厂房设在朝鲜成川郡君子里一个废弃的铝矿山洞中。” 李春生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他们在前线最初工作生活的那个山洞,阴暗潮湿,洞顶漏水、地下流水,四壁也不断地往下淌水。“我们把头顶上方的位置支上雨布,脚底下铺块板子,洞中因空气潮湿,被褥两天不晒就潮得令人难以入睡。”
虽然生活条件很艰苦,但李春生觉得在前线面临最困难的事情是经常停电影响正常的印刷工作。在停电后黑暗的山洞里,李春生只能点燃一个小蜡头,插在手盘上进行拣字、排版工作。印刷报纸时要靠人力来拉机器运转,“我们把绳子拴在印刷机的轮子上来回拉,很费力,累得大家满身是汗,但是很累很苦的活大家却都抢着干。”
“这个纪念章不仅属于我”
李春生说,为了更便于出报,减少来回送稿路程上的波折,1952年,印刷厂搬到了离前线更近的桧仓,这里曾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的驻地。
“那时候经常有敌机来轰炸,我们随时会面临生命危险。”李春生说,当时大家的组织观念都很强,“当时无论是工作环境还是各种条件都非常艰苦,但是在忙碌的工作中不知不觉就过来了,觉得很平常,因为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1952年夏秋之际,李春生获得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颁发的抗美援朝纪念章。
“这枚纪念章戴在身上,很荣耀,也很自豪。但是这枚纪念章,不仅是属于我的,也是属于我们全报社的。因为我是代表我们《东北日报》在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前沿全力做出支援。”李春生动情地说。
李春生说,很感谢报社给了他在战争中成长的机会,也在战争中得到了锻炼,让他有机会代表报社在朝鲜战场前线为抗美援朝、为印好《志愿军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1952年底,在抗美援朝前线战斗了将近2年的时间,李春生圆满完成了任务,回到了国内,回到了报社。在朝鲜战场上的战斗经历,成为他难以忘怀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