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深度贫困的昌图县长发镇三合村如今村美民富——

花生高产 日子“生花”

辽宁日报 2020年09月26日

本报记者 王晓波

9月24日,进入位于铁岭市北部山区的昌图县长发镇三合村,一幅美丽乡村画卷呈现在眼前:干净整洁的水泥村路,人来人往;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气派整齐;朴实勤劳的村民,充实忙碌……

“老王,还没开始秋收,你这是忙啥呢?”

“忙着检修农具,这不,眼看着要起花生了,又得忙起来了。”

“今年花生长得好,我家的16亩地花生,还指望你帮着收呢。”

“放心吧,保证让你满意!”

“老王”名叫王天虹,今年44岁,曾经是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原本和爱人都身患残疾,后又因爱人突发一场疾病,生活陷入困境。如今,借力脱贫攻坚政策,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种花生、养农机、家门口打工……一家人年收入近10万元。

三合村地处山区,距离昌图县城50多公里,人多地少,作物单一,交通不便。5年前,村民主要靠种植玉米为生,村屯环境差,贫困户扎堆,曾经是全县最穷的村,多数村民都处于“忙活一年勉强维持生活”的状态。

“那时候,俺村像王天虹一样的贫困户有67户169人,村干部成天愁容满面。”三合村党支部书记刘彦山告诉记者。

改善村屯环境、发展特色产业、摘掉省级贫困村的“帽子”,是三合村全村老少的期盼。

转机,出现在2015年。三合村迎来了省纪委监委下派的驻村工作队。

要致富,先修路。刚到三合村不久,驻村工作队便与村“两委”班子积极行动,先后争取省、市、县、镇四级政府项目资金400多万元,为全村修建了26.7公里长的水泥路,彻底解决了村民出行不便的难题。

农村要发展,产业是关键。路修好了,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把精力放在产业引进上。结合三合村沙质土壤适宜种花生的特点,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远赴山东考察,成功引进高育3号、双英2号等高产花生品种。

土壤适宜、种植风险小、亩产达到500余公斤、每亩纯收入超千元,新品种花生让村民大开眼界。百余户村民纷纷种植,全村8500亩耕地种满了花生,平均每户增收7000多元。

畅通的村路、畅销的花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也打开了他们的思路。贫困户王天虹家采购了农机,除了自家种花生起花生,还帮村民代耕代收;种植大户李绿山雇来大货车,把自家花生直接拉到市场销售,没有了中间环节,70亩地花生多挣近万元。(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