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丰收歌声响彻田野

辽宁日报 2020年09月25日

本报记者 严佩鑫

金秋时节,稻谷飘香,辽阳市太子河区沙岭镇双台子村的特色农产品富硒水稻迎来丰收季。连日来,双台子村的文化广场上热闹非凡,村民载歌载舞,庆祝丰收节。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9月22日,太子河区沙岭镇功能稻米小镇,嘹亮的歌声在丰收在望的稻田旁响起,500多名农民齐唱歌曲表达丰收的喜悦。

一大早,十里八村的农民放下手中的农活,早早地来到稻田大舞台,自娱自乐,品尝绿色富硒大米,拍金秋收获美景,尽情品味丰收的喜悦。

近年来,太子河区在沙岭镇大力发展功能稻米种植,2017年建立太子河区沙岭功能稻米小镇,由3家家庭农场组成。2018年,小镇被辽宁省功能农业专业委员会授牌为“沙岭功能稻米小镇”。小镇优质水稻种植面积已超万亩,为太子河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注入了新动力。

庆丰收、话丰收、享丰收。金秋时节的沙岭镇双台子村格外迷人,成片的金色稻谷丰收在望。今年,太子河区农业喜获丰收,沙岭镇万亩绿色水稻由于风调雨顺加上科学管理,更是迎来史上大丰收,可产750万公斤稻米,平均亩产增加50公斤。

自2018年中国农民丰收节设立以来,沙岭功能稻米小镇已连续3年举办庆祝活动。“我年年都参与,相比往年,今年稻田大丰收,别提有多高兴了。”71岁的双台子村村民杨兆德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杨兆德见证了稻米小镇的从无到有,从建立到发展,感受到了现代农业和科学种田的优势,品尝到了丰收的果实和甜蜜。

活动当天,为庆祝丰收,洪茂家庭种植农场拿出150公斤富硒大米,做出香喷喷的米饭,配上农家炒菜,免费请乡亲品尝,同享丰收的喜悦。

“能有今年的好收成,得益于严格筛选种子,科学施肥,引用无人机作业,物理防虫,清水灌溉……”洪茂家庭种植农场场长杨景仕种了3000亩水稻,品质好,不愁销路。他今年准备拓展南方市场,争取多些利润。

春华灼灼,秋实离离。两个小时的文艺演出,掌声、欢呼声、喝彩声不绝于耳,一张张笑脸就是丰收路上最美的景致,也是对丰收最高的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