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粱”新品种 日子别样红

辽宁日报 2020年09月23日

王云富(左)与李汉奎(右)一同查看“辽粘3号”长势。本报记者 李 越 摄

本报记者 李 越 见习记者 赵婷婷

从建平高铁站出发,一路向北,历经2个小时,来到建平县马场镇。道路两旁是连片的高粱地,红彤彤的高粱穗子颗粒饱满,微风掠过,叶片沙沙作响,似在鸣奏丰收曲。地头上,两个忙碌的身影,满脸笑意。

“再过几天就割穗了,我来瞅瞅长得咋样。”马场镇马场村村民王云富仔细端详手中的高粱穗。“看这‘辽粘3号’多好,今年这么旱,都没咋受影响,亩产能有1800斤以上!”建平县马场顺达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汉奎开玩笑地说:“赚大发了吧!”

王云富今年51岁,妻子身体不好,还有两个孩子上学,在2017年戴上了“穷帽”。家里走不开,又没有别的营生,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土地上。种啥能摆脱贫困,成为摆在眼前的必答题。

与王云富家的情况类似,在建平县,诸多农户期盼着“土里刨金”。

2017年,梦想走进现实。“辽粘3号”吸引了当地种植大户李汉奎的注意,这是由省农科院高粱所所长邹剑秋培育的酿造专用糯高粱新品种,配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集成的水肥一体化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给传统种植模式带来全面升级。

“我们这儿以杂粮种植为主,原来主导品种是本地大高粱。出苗率低,秆儿细,一亩地得种2斤种子。田间管理繁重,忙活一年,一亩地打1200多斤就是好收成了。‘辽粘3号’一亩地7两种子就够,长出的高粱株又高又粗,适合机械化收割,减少了人工投入。关键是每亩地能打1700斤至1800斤,卖价还高。”看到增产增效的潜力,李汉奎在合作社土地上广泛“上新”,并吸收贫困户前来打工。

“我自己家有19亩地,都改种了‘辽粘3号’,又在合作社的帮助下流转了30亩地。忙完自家地里的活,我还到合作社打工,年收入能达到6万多元了!”王云富说。

“新品种+新技术”,短短3年时间,马场镇的“辽粘3号”种植面积已从130亩发展到5000多亩,并辐射周边乡镇2万余亩土地。

“还要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让咱乡亲们的日子像高粱一样红!”李汉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