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用人机制 提升个体素养

——营口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辽宁日报 2020年09月23日

本报记者  徐  鑫

近年来,营口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新期待,投入大量资金助力教育事业发展,不断完善教育基本保障,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及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

加强队伍建设 夯实发展基础

为从源头上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营口构建高层次教师引入新模式,建立常态化教师招聘和定期补充机制。自2017年营口市到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现场招聘以来,共为全市高中招聘优秀毕业生207人,其中2019年签约毕业生47人,初步解决了县(市)区普通高中教师队伍层次偏低、招聘渠道不畅问题,缓解了高考改革、走班教学等面临的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从东北师大等院校招聘高层次教师33人,为省实验营口分校今年高考取得佳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营口市不断探索校长、教师培训的新方式,为校长、教师成长提高搭建平台。实施优秀校长培养提升工程,选派局直学校校长赴省内外名校进行跟岗培训学习。去年5月至今,共举办师资培训91次、课堂教学评优及学科实践活动课现场会115次、教学基本功竞赛51次、送教送培送课下乡活动21次。疫情防控期间,还组织了9个学科的高三教师近千人参加辽宁省高考复习线上研讨活动。

推进教师管理体制改革,为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夯实人才基础。出台《营口市教育行风专项整治工作联合执法实施方案》《营口市教育系统行风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成立营口市教育行风专项整治联合执法工作领导小组,实施联合执法专项行动。今年年初,成立教师管理处和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管理办公室,逐步实现教师管理的规范化。营口市还将推进实施中小学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建立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竞争性用人机制。

提升业务能力 助力教学衔接

近年来,营口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全力做好学生在学前、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衔接工作;各相关单位积极作为,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师培训活动,充分调动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性,在区域之间、学校之间以及教师之间,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风气。

一年级的孩子刚入学时,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方式和行为规范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如果没有做好充足的入学准备,孩子极易出现紧张、厌烦甚至恐惧等焦急情绪。幼小衔接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站前区长征小学的做法是首先从心理上疏导、安抚孩子们的情绪,告诉他们上学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帮助学生做好幼小衔接。

为了进一步促进家校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共同探讨小升初教育孩子的对策与方式,有效帮助家长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来,形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力,市育才初级中学与辖区内的小学搭建起小升初有效衔接的桥梁,让孩子健康成长,快乐生活,学有所获。

辽宁省高考综合改革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这届学生使用的是新课标指导下编制的新教材,不分文理,采用新高考“3+1+2”模式选课走班教学,2021年将按新高考改革进行高考。在新的教学形势下,面对新课标、新教材,营口市教师进修学院积极作为,开展各个学段、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工作,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坚持立德树人 树立全程教育观

不久前,《营口市教育系统德育工作实施方案(草案)》出台,提出了树立全程教育观理念,将高考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相关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前置到小学和初中。

营口市教育系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牢牢把握办学方向,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组织开展思政课教育教学系列活动,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要求。

坚持特色多样,集中力量打造优质学校。实施“特色高中建设计划”,普通高中教育由规模发展向质量提升转变,优质特色资源进一步扩大,目前,全市16所高中中,省示范性高中8所、省教育教学改革典型学校1所、省特色高中2所。省实验营口分校成为东北大学优质生源基地。

坚持分层走班,稳步推进高考改革。邀请外地教育专家来营口对全地区中小学校长进行专题培训,逐步缩小与其他城市一流学校的差距;组织高中校长赴江苏学习考察优质高中“3+1+2”模式新高考改革实施的先进经验;组织行政管理人员、校长、研训员、学科教师分层次参加国家、省、市、校四级培训,做到了新高考改革政策性培训全覆盖和高一任课教师新教材培训全覆盖。

下一步,营口将以中考改革为契机、高考改革为导向,强化初高中衔接,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加强研究各学科初、高中衔接精品课程,在初中阶段要渗透高中课程。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及评价,将高考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方面能力的培养前置到小学和初中,融入教育系统立德树人的重点工作中同步推进。同时,集中力量推进强基计划,加强对拔尖学生培养。近期组织起草了《推进强基计划工作实施方案(草稿)》,拟综合全地区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全市优秀师资力量,加强对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学生的培养;积极研究高校招生政策,创新培养模式,对具有学科潜质的学生,通过“强基计划”助其升入优质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