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医院“尖刀连”

决战在“新冠重症高地”

辽宁日报 2020年09月23日

据新华社武汉9月22日电 (记者黎昌政) 新冠肺炎阻击战中,在湖北武汉集中收治重症患者最多的定点医院——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由专业小分队组成的“尖刀连”,与来自全国的40支援鄂医疗队、5000余名精兵强将,并肩决战在“新冠重症高地”,拼命守护3000多名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的生命。

今年1月,武汉疫情告急,患者一床难求。“作为国家队,大疫当前必须主动担当。”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院长王伟说,“找准方向、蹚出路子,打出抗击病魔组合拳,是我们必须完成的使命。”同济医院主动请缨,15天内改造中法新城院区和光谷院区,开放2025张重症床位,开辟出救治重症病人的新战场。

不少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死亡的原因,都是多脏器损害。如何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同济医院抽调各科医生成立多支小分队,组建重症救治“尖刀连”,24小时待命,帮助各援鄂医疗队解决普遍遇到的临床问题。

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普遍存在肺部严重病变,需通气治疗。在无创呼吸机不能满足患者病情需要时,需气管插管。同济医院紧急成立插管小分队,40多名队员奋战在两个病区,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完成气管插管近200例。

新冠病毒易诱发炎症风暴,引起“暴发性心肌炎”和心脏猝死。同济医院成立护心小分队,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急性心衰、心梗、暴发性心肌炎等危急情况提前干预。

“6床,程某某,50岁,呼吸衰竭,氧饱和在插管机械通气后还达不到目标值,是否需要上ECMO?”2月17日,早上8点整,同济医院的一间ICU病房里正进行着病例讨论。

“应尽早启动ECMO!”护心小分队队员周宁说。2月19日,周宁和护心小分队队员汪璐芸给病人实施了ECMO手术。

“醒了!醒了!”2月27日上午,医护人员欣喜呼喊着。一天后,病人顺利脱离有创呼吸机,恢复自主呼吸。拔完管,极度虚弱的病人奋力写下两个字:谢谢。

在同济医院战时医务处集中管理下,每支小分队都在“新冠重症高地”作贡献:营养小分队为新冠患者制定《营养风险筛查表》,选择适宜的营养治疗方案;中医药小分队为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贡献中医经验和智慧;咽拭子采集小分队创新设计发热门诊咽拭子采集平台,重构采样流程;压疮专护攻关小分队制定个体防护计划,提升患者舒适度,促进康复;重症救治MDT团队对危重患者器官功能精准评估、精心调整治疗方案……

战“疫”期间,同济医院共收治住院病人3539人次,其中重症、危重症患者达3201人次,绝大多数患者得以康复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