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乃林
上周末,千山老院子景区成了省第十一届艺术节“锦绣辽宁 多彩非遗”展演的大舞台,海城高跷秧歌艺术团的表演赢得观众掌声阵阵,周边展演的辽西木偶戏、李氏拉洋片、刻瓷等非遗项目更是让观者如醉如痴,而锦州小菜制作技艺、沟帮子熏鸡制作技艺让观者饱过眼福再饱口福。通过展演,让非遗项目“活”进了人们的生活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放在博物馆的古董,其生于民间、兴于民间,大多是“活态流变”的技艺,因此,生活才是非遗展示的最广阔舞台。活态传承,才能让这些古老技艺焕发青春,并为其注入持久动力。仅以满族剪纸为例,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人们的生活中,也是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刀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一张都别有神韵。为加强对我省剪纸类非遗项目的传承和保护,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日前组成调研组深入锦州走访非遗保护专家、民俗专家,对国家级非遗项目医巫闾山满族剪纸的传承与保护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并将开启《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剪纸卷》的编撰工作。初春枝满族剪纸作品,以剪纸艺术为符号,记录满族的文化史、生活史,对研究辽沈地区满族历史、民间信仰、生产生活习俗具有重要价值,沈阳市和平区南京一校将其列入艺术类课本教材,辽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隋丽将其纳入所授中国民俗学课程。这样做,就是要在年轻人心中引起共鸣,使其得到活态传承。
非遗活态传承最重要的方式还是让其“活”在生活中。记得曾有6支传统中国风“故宫口红”在社交平台引发刷屏,让许多人的“本命色”变成了紫禁城宫墙红,沉睡在玻璃罩里的历史再次在人们眼前展开。而今,“非遗+旅游”“非遗+教育”“非遗+展览演艺”“非遗+文创产品”“非遗+科技”“非遗+市场”等“非遗+”活态传承发展模式,把逐渐远离人们现实需求的那些东西,重新拉回到当下生活,让它们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百姓的需求重新对接,形成了“赏非遗、学非遗、玩非遗、购非遗、吃非遗”的产业链,开辟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之路。于是,非遗展演、非遗产品不仅在文化雅集上放光彩,而且还被推上各类展销会、博览会,更有非遗VR体验馆、非遗网红打卡点、非遗视频直播间、非遗在线公开课、非遗线上商城,吸引人们在沉浸式体验中品读非遗、主动传播非遗。
正是这个“活”字,让保护和传承增加了变数,产生了难度。通俗讲,非遗产品不像机械制造那样可以大批复制,也不像信息时代可以用3D技术源源不断地打印,手工特性的非遗技艺,生产出来的是高雅的产品,人们学起来难度大、时间长,且要求高,结果却是效益低。因而,非遗的生存之路并不平坦。因此需要培养非遗传承人,通过年轻人的新思维、新观念使非遗项目得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本届艺术节,非遗展演进景区、进社区、进校园,说明我们正在这样做。
非遗展演,让人们穿越时光隧道体验了一次传统与现代承接的“文脉之旅”,它触发的不仅仅是我们深藏内心的记忆,更有积极传承、携手保护的责任与使命,使其“活”在我们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