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原市黄旗寨镇增家寨村吃上“旅游饭”——

“一行白鹭”引领致富新途

辽宁日报 2020年09月21日

本报记者 李 波

9月18日,在铁岭开原市黄旗寨镇白鹭洲景区的游客接待中心,43岁的库管员李婷面对记者的提问,连说了两个“没想到”。

在铁岭读了三年中专、打了两年工,李婷最终还是回到了老家。李婷说:“我特别想有一个班上,可孩子还小,没法出去打工。没想到,多年后,愿望变成了现实。更没想到的是,之前学的计算机竟然用上了。”

白鹭洲景区的开发建设,给李婷提供了一个圆梦的平台。而促成这个景区项目落地的,则是一辆从黄旗寨镇开往北京的大巴。

2016年,一位北京的企业家到黄旗寨镇考察并透露出投资意向。为全面了解对方的实力,黄旗寨镇组织项目相关的工作人员、相关村“两委”班子、村民代表共50多人,乘坐一辆大巴专门去北京参观考察。在这位企业家打造的溶洞景区,大家看到那里因坐拥绿水青山而富裕起来的村民,羡慕不已。从北京回来,大家一路感慨,一路对比,一路憧憬,并达成共识——在山水资源、白鹭资源、地质资源、满族文化资源等方面,黄旗寨镇都有优势,建景区,可行!

在这辆大巴上,增家寨村人是当之无愧的主角。每年惊蛰一过,数千只白鹭便会飞到村中的凤山上栖息,而随着观鸟游客的不断涌入,村里已经有村民顺应需求开起家庭旅馆。

2018年5月,白鹭洲景区开始营业,增家寨村吃“旅游饭”的故事也开始不断更新。

最初村民谈论的都是新鲜事,谁家的笨鸡蛋卖出2元一个的“天价”,谁家的肥猪被高价预订了;后来关注的是数字,谁家开的农家院又创了日营业额新高,哪位村民采软枣子卖的钱都赶上种10亩苞米了;现在只有“反常”的事才会被村民注意,比如去年收苞米的旺季上山摘了7天野果子,今年端午赛龙舟期间路边的车一直停到村外几公里远……

村党支部书记陈宏伟说:“增家寨村自然资源丰富,家家户户有耕地、有山地,有的村民搞种植养殖走上了致富路,也有村民靠苗木、山野菜、林下参、柞蚕等特色产业发了家。”

白鹭洲景区的开发,则给更多的村民提供了机会,守家在地就可以奔小康。开生态饭店、建家庭旅馆,卖煮玉米、茶鸡蛋,挎个篮子卖山货,干哪一样都收获颇丰。“五一”时,村中妇女挖些小头菜、婆婆丁,一天就能卖上百元;“十一”期间,到山上摘山里红、采软枣子、采蘑菇,多的能挣几千元。

“游客不仅为村里带来了收入,还带来了新的风气。看见人家把垃圾放在方便袋里,小孩也学着不乱扔垃圾了。看着人家穿得那么美,又唱又跳的,对村民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村民刘江说,开发景区不仅让村民增加了收入,更让村民增长了见识,听了游客的评价,大家也都觉得身边的山山水水真像电视里说的那样,都是“金山银山”。(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