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志愿军如何通信联络

辽宁日报 2020年09月17日

(资料图片)

在战火纷飞的抗美援朝战场上,包括步话机员在内的无数志愿军战士在通信岗位上舍生忘死,有力地保障了各级部队的战斗及其他行动。那么,当年志愿军是如何在朝鲜战场上进行通信联络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通信部原部长崔伦曾撰写过《忆抗美援朝战争的通信保障》。文章中提到,1950年10月志愿军入朝时,志愿军总部机关只有9部短波电台,后来发展到11部。有线电通信最开始只有一个电话队,后来又建立了2个有线电通信营,到《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后建立一个通讯团,而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无线电通信是志愿军的主要通信手段。志愿军通信兵在入朝初期遇到很多困难,其中包括无线电通信装备和技术人员的缺乏,通信设备落后。

由于当时前线对军用无线电通信设备的紧迫需求,我国国内也开始自主研制无线电通信设备。当时有十几家电信企业、近4000名员工不分昼夜地研制,生产了多种通信设备。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背的军用电台属于71型报话机,由南京无线电厂生产。

在抗美援朝战争由运动战转入阵地战后,我军的交通运输逐步好转,利用这个有利时机,我军加强了通信器材供应站的建设,并开始注重人才培养。1951年下半年,我军还曾在东北建立了一个通信训练队。

值得一提的是,在普及无线电设备前,志愿军的基层部队主要是通过运动通信和简易信号通信进行联络。在基层部队中,都配有专门负责联络工作的通信员。在战斗中,通信员要跑步到各单位传达上级的口头或文字命令。在上甘岭防御战中牺牲的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就是一名连队通信员。

在志愿军的连排通信联络上,还有一种小铜哨。个头不大,声音尖利,指挥协调排、班、小组的行动非常有用。电影《上甘岭》中,通信员就是用这种小铜哨联络阵地上的战士撤回坑道。

词条

报话机

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背的军用电台是71型报话机。71型两瓦报话机由于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大、使用方便,深受前线部队的欢迎,志愿军中的通信兵基本上都和这型报话机打过交道。

影片对报话机出现故障的描述很真实,当时的军用无线电,在技术和电器元件上有很多问题,有一定的故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