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人赵宝桐获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九星战机”百战群敌啸长空

辽宁日报 2020年09月17日

飞行员

赵宝桐

2003年去世

参战年龄

23岁

起飞地点

丹东浪头机场

所属部队

空3师

提示

“我看不见你们了”,在向敌机群一俯冲一爬升的操作后,驾驶着战斗机的赵宝桐看不到志愿军空3师7团机群编队的其他战友了,担心地在无线电里大声呼喊。这是他第一次与敌机群在空中对战。

就在这一天——1951年11月4日,时年23岁的赵宝桐独自一人击落了两架美F-84战斗机。此后一年间,他的战鹰涂上了9颗红星,成为创下志愿军空军击落击伤敌机最高纪录的一级战斗英雄。

4月23日,东北航空历史纪念馆创办人张宝库向记者讲述赵宝桐时,自豪地介绍着这位辽宁老乡。

实战训练半个月便参加空战

在沈阳市法库县财湖通航一街的东北航空历史纪念馆内,悬挂着赵宝桐的一张经典照片:身穿空军战服,倚靠在米格-15战斗机的机舱内,英俊的脸仰望着蓝天,雄姿勃勃……

在1952年前后,这张照片曾印遍了全国大大小小的报纸,家喻户晓。

战争需要英雄,也锻造出了英雄。

据抚顺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平鲁介绍,赵宝桐出生在抚顺,父亲早逝,他很早就与祖父一起给地主扛活。后来又到抚顺钢厂当学徒,干过镟盘工。

1945年,17岁的赵宝桐参加了东北民主联军,194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当过警卫员、武工队员、班长,参加了东北解放战争多次战斗以及南下解放武汉三镇等地战斗。

1949年,赵宝桐从陆军调到了空军,进入第四航空学校学习,成为新中国的第一批飞行员。只上过小学一年级的赵宝桐非常珍惜学习机会,拿出战斗的精神拼命学习,成为全班第一个放单飞的学员。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赵宝桐先后担任过飞行中队队长、大队长、团长等职。

1951年10月20日,赵宝桐所在的空3师开赴安东(今丹东)浪头机场,担负掩护朝鲜北部新建机场和平壤至安东一线交通运输的任务。

空3师首先根据敌我双方的情况,制订了实战锻炼计划,熟悉战区,训练战法。由于战情紧急,仅仅半个月后,赵宝桐就参加了第一次空战。

独战20多架敌机

东北航空历史纪念馆里,关于赵宝桐的介绍占了很大一部分。他是抗美援朝战争中获得“一级战斗英雄”称号的唯一一位辽宁籍指战员。

1951年11月4日,赵宝桐第一次参加空战。10时左右,志愿军空军地面雷达报告:敌机6批共128架,进犯清川江、定州、博川等地区。

已经担任空3师7团副大队长的赵宝桐和战友们分别驾驶米格-15战斗机升空。从飞机上望下去,地面上清澈的清川江和被敌人炸毁的城镇、村庄,清晰可见。飞至朔州上空后,在师指挥所的引导下,飞机进入战斗队形,搜索前进。赵宝桐所在的大队在高空担任掩护。

“注意,前面有敌机!”赵宝桐从耳机里听到大队长的声音。大队长命令各机投下副油箱,加大速度爬高向敌机飞去。敌机近在眼前,共有24架。大队长迅速下令“二中队掩护,一中队攻击”,并率先冲向敌机,赵宝桐和僚机紧随长机组跟了上去。

敌机被志愿军的飞机打了个措手不及,四散逃离,而赵宝桐因冲得太猛,一下子掉进了20多架敌机中间。几架敌机马上围拢过来,都把机头对准了他的飞机。赵宝桐毫不迟疑,猛地一拉操纵杆,飞机像离弦的箭,向斜上方冲去。

他独自一人驾驶着战斗机,看到前方上空六七百米处的4架敌机,一个俯冲半滚、一个左转把其中一架敌机套进射击具的光环,这时,他想起此前空4师首次击落敌机纪录者李汉告诉的诀窍:要回头看。果然,有其他敌机机头已对准了他。

机警的赵宝桐先敌开炮,三炮齐发,随即一个跃升,敌机的机枪已同时打来,紧擦着赵宝桐的机尾飞过去。赵宝桐加大飞行速度,突然,飞机失速进入螺旋,像一片落叶,旋转着快速坠向地面。但赵宝桐保持镇静,终于在300米高度改出螺旋,飞机又向高空冲去,被他打下的那架敌机已扎进江湾的泥滩里。

此时,敌机掉头向西南方向飞去。赵宝桐盯住一架紧跟上去,500米、400米、300米,他稳稳地将敌机套住,按下炮钮,“咚!咚!咚!”炮弹正中敌机机翼。敌机冒着浓烟摔在小山坡上,爆炸了!

首次空战,赵宝桐取得了骄人的战绩,击落敌人两架F-84战斗机,开创了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空3师首次实战歼敌的纪录。

遇上对手

1951年11月底,敌军在朝鲜战场进一步加大了轰炸强度和密度,空战规模日益扩大。

12月2日下午,敌军8批120余架飞机准备对我方交通线予以重点轰炸。志愿军空3师全师出动,升空迎敌。赵宝桐参加了敌我双方首次达300架战机的大型空战,首战美军F-86“佩刀”战斗机。该机型是当时美军在朝鲜战场上最先进的喷气式战斗机,与我军米格-15战斗机在性能上可谓旗鼓相当,势均力敌。胜负较量就看空中飞行员的战术水平发挥了,这是硬碰硬的较量。

当空3师飞至顺川、清川江口上空时,与美军20架F-86“佩刀”战斗机迎面相遇,双方在空中展开厮杀。赵宝桐毫不畏惧,上下冲杀,接连击落两架“佩刀”,成为空3师击落F-86“佩刀”战斗机的第一人。但在返航途中,已成单机的赵宝桐不幸被偷袭的敌机击中,他被迫跳伞。

1952年7月,空战英雄赵宝桐参加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到北京出席全国第二届英模代表大会,受到了热烈欢迎。

对于击落敌机的经验,赵宝桐曾总结说,他根据敌机的弹道来判断射击方位,敌机还没有过来,就按下了炮钮,敌人闯到火网前面就来不及逃脱了。每次升空作战,他总要把炮弹打光打净,火力凶猛,让敌人无处可逃。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赵宝桐创下了志愿军空军个人击落击伤敌机的最高纪录,共击落敌机7架,击伤2架,他所率领的中队击落击伤敌机17架,成为“英雄中队”;所率领的大队击落击伤敌机30架。他本人先后5次受通令表彰,两次荣立特等功,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三级国旗勋章各1枚,军功章3枚。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赵宝桐曾先后担任过航空兵团长、航校参谋长、副校长等职,1983年9月从北京军区空军副参谋长的职务上离职休养。2003年12月12日,赵宝桐因病在北京逝世。

如今,英雄的事迹仍在广为流传,除了东北航空历史纪念馆,在国内有关抗美援朝的纪念馆内,都能看到赵宝桐的英雄事迹和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