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式《口述历史》留下老兵记忆

辽宁日报 2020年09月17日

4月27日,在铁岭开原历史学会的办公室,学会负责人王义说,他们从2018年8月8日启动《口述历史》的拍摄。不到两年的时间,共拍摄约3000G的视频,记录了近40人的口述历史资料。这其中,有十余人是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

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史忠田;志愿军老战士石连贵……王义边播放部分老战士的视频边介绍,这些老战士如今已达85岁以上高龄,其中令人印象最深的是“炸不断的电话线”原型、志愿军老战士韩殿勉。

“老人的事迹让我特别感动,也十分钦佩他的英勇无畏。”王义第一次采访韩殿勉是2018年9月,“小时候我觉得自己离志愿军老战士很远,都是英雄事迹材料里的人物,但是今天我们找到原型了,看到这样的老战士就在面前讲述他亲身经历的战斗过程,拍摄组的成员都感到非常兴奋。”《口述历史》拍摄组不止一次去韩殿勉家听老人讲述战斗经历,第一次就拍了3个小时。

开原历史学会副会长张林成说,韩殿勉的身上反映出志愿军老战士那种高度责任感的革命精神。他当时排查出不是自己所在工兵部队的电话线,而是志愿军炮兵部队的电话线,已有多年战斗经验的韩殿勉知道,后方炮兵部队的支援有多么重要:炮位观测员需要电话通信才能知道后方炮兵阵地要进攻的具体点位数据。韩殿勉拽着断线,在没有备用线可用、战火又逼近时,就是冒着生命危险,也要接通电话线。我们的下一代要体会、学习和发扬这种精神。

这些抢救性拍摄下来的《口述历史》视频资料弥足珍贵。王义说,5年前,开原历史学会网开办之初就建立了《口述历史》栏目,目前传上去的视频内容,点击量都非常高。“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老战士们年龄越来越大了,健在者越来越少了。这些有着丰富战斗经历的老人,是历史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这么做就是为老战士留下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

词条

步兵

直接参加作战的有25个军又1个师,是战争中最主要的作战力量。

工兵

有15个团入朝,担负构筑炮兵阵地、抢修公路桥梁、雨季漕渡任务等。

炮兵

地面炮兵有10个师共46个团入朝。高射炮兵5个师又21个团和70余个独立营完成保卫重点目标等任务。

装甲兵

在实施遮蔽射击、压制敌军炮兵、摧毁敌指挥所和通信枢纽、配合步兵作战等屡建奇功。

铁道兵

铁道抢修部队4个师又1个桥梁团抢修被炸的铁路和桥梁。铁道工程部队6个师共新建铁路210余公里。

公安警卫

部队

先后2个师共11个团入朝,担任后方警卫,押运、装卸物资和设置对空监视哨任务。

空军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歼击机航空兵先后10个师共21个团、轰炸机航空兵2个师参战,共击落敌机330架,击伤95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