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足干劲抢时间补损失

辽宁日报 2020年09月17日

沈小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指出:“要增强信心、鼓足干劲,奋力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殷殷嘱托。因此,我们要以“抢”的意识、“拼”的精神、“战”的姿态,快马加鞭、狠抓落实,按时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不负重托。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战决胜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度让正常生产生活按下“暂停键”,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经过全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努力,疫情防控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成绩来之不易,奋斗未有穷期。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既定的任务不能变,作出的承诺必须兑现。时间怎么抢回来、损失怎么补回来,如何确保完成全年奋斗目标任务,考验各级党组织的能力和智慧,考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责任和担当。

抢时间、补损失,必须提升“等不起”的紧迫感。不论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还是小康社会全面建成,以及“十三五”规划圆满完成,到年底都要交卷,没有退路可言。满打满算,今年只剩下不到4个月时间,时间一晃就过去。面临的任务多数是“难中之难”“难上加难”,况且还要克服疫情影响、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不能有缓一缓、等一等的念头,唯有只争朝夕、时不我待,以“昼无为、夜难寐”的紧迫感,“朝受命、夕饮冰”,绷紧弦、加把劲,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把工作抓得紧抓得实。这样,才能让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如期落地见效。

抢时间、补损失,必须强化“慢不得”的危机感。接下来的日子,要与时间赛跑,以更敏锐的思想、更敏捷的行动,拿出“马上就办”的劲头,打一场高质量与高效率的攻坚战。始终绷紧时间这根弦,算好时间账,把握好关键点,把握好节奏,一棒接着一棒,一环咬着一环,不遗余力、不言放弃,向时间要高标准,向时间要高质量,向时间要高效率,向时间要高成效。只有紧盯目标任务,对标卓越一流,吹响“冲锋号”,按下“加速键”,争分夺秒抓落实,倒排工期推进度,一口气憋到底、一股劲坚持到底,抓紧每一天,奋发求作为,才能将奋斗目标一步一步变为美好现实。

抢时间、补损失,必须增强“坐不住”的责任感。克服困难完成任务,没有捷径可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才是正道。奋力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不是简单的“抢跑”,而是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落实,确保工作干一件、成一件。始终把“干成事”牢牢记在心上,雷厉风行、立说立行,敢于碰“硬钉子”,善于啃“硬骨头”,敢于攻坚克难、迎着困难上,出实策、出硬招,干一个事、成一个事,成一个事再干一个事,事事有落实,事事有成效。同时,学会“戴着口罩”抓发展,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

机遇是争来的,不是等来的;事业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只有俯下身来、沉下心来,雷厉风行地干、坚定不移地干,既抢抓时间、加快速度,又保证质量、提高效益,才能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以优异成绩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